第(2/3)頁 …… 少年和尚走出碧泉山莊之后,沿著碧泉山莊前的三千級臺階走了下去。他手中無劍,也不會御劍之術,只能一級一級走了下去,等走到山腳下,天色都已經盡黑了。 山腳下就是玉泉鎮。玉泉鎮因為靠著碧泉山莊,很少有妖物作祟,到了晚上甚至比白日里還要熱鬧些。戲館、賭坊、青樓在晚上都異常喧鬧。有在夜間去聽曲買醉的客人,也就有鬼食攤子。 鬼食攤子帶了個“鬼”字,但是與鬼半點關系都沒有,也不是為鬼開的攤子。這個“鬼”字是指那些夜不歸宿還在外面買醉的人的。 蜀中的鬼食攤子十分熱鬧。在街頭推一個小食車子,擺上幾把桌椅板凳,便就成了一個攤子。這些攤子賣什么的都有。 賣炒飯炒粉的一手拿著鍋,一手拿著鍋鏟,鐵鍋在火上蕩一蕩,金黃的炒飯就被高高地揚了起來又落回鍋里。 賣炒飯的旁邊是賣麻辣燙的,一口放滿了辣椒花椒紅彤彤的鍋里咕嚕嚕冒著泡,攤主將鍋里的食物穿成串供食客挑選。食客挑好了串,攤主就用一個盤子盛了,再撒一勺辣椒面在上面。 賣餛飩的攤子上整整齊齊地碼著一排渾圓的餛飩。一下鍋用不了多久這些餛飩就被煮得晶瑩剔透,倒入碗中盛上熱湯,放上紫菜、蝦皮,喜愛辣椒的還可以放上一勺辣椒油,吃一顆下去暖心又暖胃。 還有那烤羊肉串的攤子。攤主用一把扇子一邊扇著,一邊給架子上的羊肉串刷上油,再撒上孜然、花椒、辣椒面。 整條街道都是香的,整條街道都充滿了煙火氣。 少年和尚摸了摸自己錢袋子,最終還是低下頭,默默地轉身朝郊外走去。這些煙火氣和他有什么關系呢? 少年和尚走到郊外,沿著土路走了上去,轉過一個土地廟就是小無相寺。 小無相寺原本不算小,但現在盛行修仙,拜佛的人自然就少了。小無相寺就沒落下來。以前就沒什么香火,現在更是一點人氣也沒有了。 不僅沒有香火,還有一股死人氣,一股血腥氣。 小無相寺門前,立者六座墳包,每座墳包上都立了一個木牌,上面寫著小無相寺住持廣慈之墓,小無相寺廣聰之墓、小無相寺廣惠之墓、小無相寺廣濟之墓、小無相寺廣弘之墓、小無相寺廣凈之墓。 少年和尚伸出玉白色的手從一個一個墓碑上撫過,一直壓抑著的情緒終于崩潰了。他跪在廣慈的墓前掩面痛哭:“師父,是我害了你們!” 淚水從他的指縫中流出滴落在泥地里,可惜地下的魂靈聽不見他的懺悔。 哭得累了,少年和尚默默地走回了寺里。寺廟被大火燒過,早已破敗不堪,烈火留下的焦黑掩蓋了這座寺廟曾經的血腥。 少年和尚從角落里抱出一些稻草,鋪在佛相前。佛像早被一把火燒得看不清原貌。少年和尚蜷縮在香案下,用稻草蓋在自己的身上。 一到晚上,少年和尚就會渾身發冷,他蜷縮在稻草上瑟瑟發抖,牙關打著顫,咯咯作響。 在以前,他發冷的時候,每晚都會有一個師父陪著,雖然不能讓他真正的暖和起來,但師父用厚厚的被子蓋在他身上,在他身邊念著靜心咒。 “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 少年和尚顫抖著念著經文。 “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羅耶。” 仿佛這樣念著經文,師父就還在他身邊一樣。 可是師父怎么會還在呢? 他用一把火,親手將師父們燒死了啊! 他下山去化緣,那天運氣很好,遇到一家人施粥,他們見他是個和尚,就給了他很多白面餅。他拿著白面餅回去的路上看到一根漂亮的紅色羽毛,就將它撿了回去。 后面的事情他都不太記得清楚了,都只能記得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而已。 平日里他的師父都吃得很少的,也許是那天的餅好吃,他的師父們很快就將餅吃得還剩最后一塊。 到底是哪個師父先去拿的最后一塊餅呢?他記不清了。他只記得他的師父們忽然之間都像最后一塊餅伸出了手。他們抓著這塊餅誰也不放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