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哪怕只是一瞬間,帝梟相信憑借自己的觀察力是可以順利的捕捉到那個一瞬間的。 如果是第二種,那么對方的態(tài)度肯定是會從頭到尾不會有任何的變化的。 在那么做之后,帝梟得出了結(jié)果。 因為趙白的神情從頭到尾其實都沒有什么波動,那也就是說,趙白從一開始就知道了他處于這樣一個特殊狀態(tài)的事情。 基于這點,再觀察趙白的反應,帝梟能夠清楚的知道,趙白在那個當下并沒有無時無刻對自己丟探查。 這又是從何觀察的呢? 其實這是帝梟沖撞行為后得出的結(jié)果。 那就是趙白在他的虛化身體撞過去后,并沒有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轉(zhuǎn)身來觀察他。 如果趙白做好了要探查他的準備,無時無刻不對他發(fā)動探查的話。 那么在自己撞向他到達他背面,那個最有可能被探查到信息的時間點里,趙白最應該做的就是立刻不顧一切的快速轉(zhuǎn)身盯緊自己。 因為哪怕看漏哪怕一瞬間,探查自己的機會都會損失掉。 但是那個時候趙白并沒有這樣的反應,他轉(zhuǎn)身是一種淡然的轉(zhuǎn)身。 沒有絲毫的匆忙急迫的感覺。 從那個瞬間,帝梟便分析出,趙白此時并沒有在對自己調(diào)查個不停。 乘著這個時機,他覺得那是自己最好的出手時機,抓住趙白沒有探查自己的時間點里,自己乘機出招來獲取到趙白的一些信息。 不過那一招之后,帝梟就不再冒險了。 因為他知道,在趙白知道自己可以發(fā)動實體攻擊后,必然會瘋狂對自己展開探查。 畢竟對空氣做無用功,誰都不會做。 但是當你知道那面空氣有可能忽然變成一堵實體墻的時候,哪怕你只需要不斷的嘗試,總有摸到這面不知道何處出現(xiàn)的實體墻的機會。 所以在那個當下,帝梟便早已經(jīng)決定不會再輕易的出下一招。 哪怕這第一招好機會被趙白輕易的躲了過去,最后什么信息都沒有得到。 但是再次無腦出招可就是自己坑自己了,特別是那個當下趙白還故意說了誘使他繼續(xù)出招的話。 這讓他更加下定決心不可以輕易出招,那個當下過后,趙白肯定是時刻在盯著他,要探查他的信息。 于是對峙開始了。 對峙中,帝梟和趙白一樣,都在想辦法弄到對方的信息。 很顯然兩人很快就想到了相應的辦法。 趙白偷偷派出了帝梟不知道的子蠱,而帝梟則是看到了趙白背后的一些掩體。 他想到的辦法就是潛入地下,在趙白不可見的狀態(tài)下偷偷移動到那些掩體的后面,在趙白來不及探查自己的情況下,通過偷襲趙白的手段來獲取信息。 從趙白出現(xiàn)后,他便知道趙白能夠擁有銀河系第一之名,顯然并不是一個蠢蛋。 在剛出場的時候,他就說過趙白是一個謹慎的強者。 但是正因為謹慎,卻正好可以利用這一份謹慎。 帝梟很擅長換位思考。 如果他自己面對一個隨時能夠?qū)ψ约喊l(fā)動攻擊的人瞬間從地面上進入了地下。 那么他最應該擔心的位置,便是自己的腳底下。 所以他猜想自己潛入地下后,趙白的注意力應該是全在自己腳下附近的地面才是。 斷然不可能注意到遠離自己好一些距離的這些掩體上。 因為從比起從腳底下瞬發(fā)的難以閃避的攻擊,從遠距離的地方發(fā)動的攻擊,明顯更容易閃避。 所以最應該注意的地方,自然是最危險的腳底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