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聶老爺子拍了拍她的胳膊,笑道:“拿著,這是中國人的傳統!” “謝謝大爺爺!”葉詩怡這才小心翼翼的將紅包收藏了起來。 給出大紅包后,聶老爺子神色復雜的抬起頭,看著好不容易勉強坐了起來的弟弟,“我應該叫你世平,還是叫你查理?” 聶世平苦笑著道:“如今說這個還有什么意義呢,大哥!” “哼,既然你還叫我一聲大哥,那你就是我的弟弟聶世平,是我那個考上北大的狀元弟弟聶世平!” 聶老爺子本想用硬氣的語氣把話說完的,不過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兩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抱頭痛哭。 這一刻,他們講的不是英語,也不是普通話,而是s市鄉下的土話。 正如小時候他們坐在田壟上說著的話一樣。 幾十年沒有見面,即便是兩個沉默寡言的老男人,也忍不住從童年的艱苦生活絮叨了起來。 張子凡老家距離s市不遠,但聽他們說話也比較吃力,江南地區向來十里不同音。 不過張子凡還是大體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當年聶家兄弟本就是村里一等一的聰明人。 因為家庭困難,哥哥聶遠平將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聶世平。 哥哥在家務農,后來機緣巧合進廠當了工人,開闊了視野。 而弟弟則一路高歌猛進,考上了北大這樣的國內一等學府。 那時候,聶遠平逢人便說自己在帝都有個了不起的弟弟,是天上的文曲星,人中的龍鳳。 他為自己的弟弟驕傲! 甚至有人打趣,說他是滿口不離弟弟如何的武大郎,聶遠平也毫不在乎。 然而,聶世平卻沒有將自己的成功視為家人的付出,祖國的培養。 在那個思想混亂的年代,他見到了西方世界的發達、美好,對于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漸漸變得痛恨,鄙視。 對于遠在家鄉的哥哥,聶世平覺得那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是愚昧愚蠢的,不化開的鄉下人。 最終,兄弟兩人分道揚鑣,聶世平也終于如愿以償的找到機會,移民到了夢想中的燈塔之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