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公主尹天陽從太平殿出來之后直奔府中,沒有去拜會任何人,也謝絕了旁人的拜會,不久之后從二公主府傳出消息,說是將會尋專人記述此次許離之戰,故事的起點從得勝關開始。 她回府重新搞起了自己的故事會事業,擺明了是不想參與太平殿內商議的諸多事務。 不過旁人也不好說什么,因為過去二十多年來,二公主給人的感覺和形象一直都是這樣的,前后一致,憑什么就說她不支持新皇呢? 不僅如此,她還找來自己的六妹幫忙,這個書蟲連太平殿都沒進去,只在先帝靈前磕過幾個頭。 她靠近六公主,更讓人感覺這個二人小團體準備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作為皇家子弟,他們這樣其他人也不好說什么,新皇帝有了,這兩位愿意過個太平日子能有什么不對的。 而且,二公主真的這么做了,他把得勝關的親歷者請到了府上,而當初去往古青河的五人,現在最容易請的竟只有一個陳明光了。 她的七妹把殺死顧益,甚至和顧益同歸于盡當做頭等大事,顧益則更加不能邀請。 所以從二公主府出去馬車,最先載到的客人,就是陳明光。 “二姐,你還很少自己編纂故事呢,在古青河、得勝關的故事里,你的主角是誰?” “怎么忽然這么問?”聯想到近期的事情,二公主忽然覺得這個問題是有些敏感。 “我問的有問題嗎?書的話,要有一個吸引人的主角才好看啊。” 或許六公主只是單純的去考慮了這件事。 “六妹,如果這次的主角是顧益,那個小苑山仙人,你說我們是寫他好呢,還是用春秋筆法?” 這是二公主的難題。 但是陳明光解決了她這個難題。 “殿下,得勝關之戰時,顧益并未參加。” “那他去做了什么?”二公主想了想又換了個問法,“不如這樣吧,你將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我,這樣也免得我混亂,記述成文的時候也不會有錯誤。” 陳明光是個聰明人,善于動腦子,也善于去揣測別人的心思。 顧益是小苑山仙人,小苑山仙人殺死了先皇,但是卻默認了三公主登基,這其中有很曖昧關系,外人看非常復雜。 民間亦是如此,雖然也有聲音說小苑山仙人苛責過重,不過他是仙人,他拯救了廬陽,而且先皇的風評,大家心里有數。 所以說是懲戒的過了,但也確實是懲戒。 但現在的陛下和仙人似乎有了立場的區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