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小娘馬不停蹄的回到廬陽,還未進御珍軒便先去三公主府,然而此時的三公主正在人間宮承受皇帝的怒火。 且并非她一人,跪在下邊兒的有四公主、賀江還有皇帝的心頭寶,七公主尹天羽。 得勝關一戰紀嵐將軍不知所蹤,廬陽院舒樂為國戰死,除此外還有許多沒能留下名字的將士們永久的躺在了陳州盆地上。 而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擺在他們面前,即得勝關失守之后,廬陽就暴露在敵人的視野里,與此同時,邢原戰場依然僵持不下,這個時候是將邢原也放棄,固守廬陽、 還是選擇相信廬陽,讓副院長在邢原按兵不動呢。 在以帝王為尊的時候,當都城受到威脅,不管邊軍將領面臨怎樣的困難,都應該義無反顧的選擇率軍撤回,否則就有不臣之心的嫌疑。 事實上,遠在邢原的副院長已經發了數道奏疏,希望皇帝陛下可以準許他領兵回援。 這樣做可以增加廬陽的安全性,與此同時也放棄了北境數百里的豐饒國土,離軍一旦進駐,本就元氣大傷的許國要想再拿回來,那就難了。 皇帝陛下由此陷入了無限的糾結之中,他雖然個人品德不如先帝,但一直自視甚高,局勢發展到今天這地步,也不都是他的過錯。而是祖宗所實行的‘遞弱計劃’,叫他又能怎么辦? 無論如何,許帝都不希望在自己主宰許國時,將許國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在此糾結時,有一個人反對廬陽院副院長的回援行動。 此人就是四公主,尹天昌。 她反對的原因只有一個,堅信廬陽可以守得住。 尹天昌進言道:“便不說十七樓主以及眾志成城的將士們,人間宮亦有先祖留的大陣,離國再強也無人可以破陣,兒臣不覺得有特別的危險,需要我大許放棄百里國土!” 也許她的說法從軍事角度來說是正確的。 但是許帝聽了以后心里還是頗為不快,這其實就是讓他這個父皇去冒險。 冷冰冰的戰陣判斷中,一點兒父女感情都沒有。 “小七,你認為呢?”許帝不去看自己的四女兒,轉頭問向七公主尹天羽。 她這幾日因為舒樂的犧牲,始終處于提不起精神的狀態之中。 皇帝問了她一句,她也是沒什么想法,便只能回道:“小七相信父皇和各位姐姐的抉擇,雖只有守神,但亦愿為父皇戰至力竭,小七也說不出什么好的,只愿父皇讓我跟隨左右,為父皇擋住敵人刀劍?!? 許帝心中一軟,想著還是小七貼心,朕平時沒白疼。 雖然答的是個漿糊,什么有益的措施也沒有,但許帝似乎就是更喜歡這樣的回答。 四公主給了一策,卻不為他喜。 這些,三公主也都是看得清楚明白的。 自己這位父皇,也算是自私的典范了。 “三兒,你呢,怎么說?” 三公主叩首,“廬陽院舒樂為國犧牲,兒臣請將舒樂追授為還仙樓主,位列樓主閣,同受萬民仰慕?!? “嗯,你是個辦實事的,此事準了。不過,朕是問你是否該回援之事,小四有堅守廬陽的決心,這當然不錯,小七呢,糊涂蟲一個,但這份孝心是看得見的。你一向圓融聰慧,此事可有良策?” 三公主說話前拜了個大禮,“父皇。兒臣以為副院長所奏有理!” 四公主眉目一暗,心中積怨著的憤懣鋪了滿腔。但她總是不說話的,大概沉默就是她的話語。 “喔?說說看。”皇帝陛下笑了。 “兒臣以為,父皇身系天下萬民,江山社稷,父皇的安慰自然是重過一切,廬陽之外還有戰力,那么當廬陽被攻,在外主將自是要領兵回援,而不是固守一城,不知變通?!? “嗯,不錯。” “不過,兒臣覺得邢原城至關重要,若副院長輕易回援,而離軍此時又退去不攻廬陽,轉而撲向邢原……” 此話一出到讓許帝怔住,一時無言。 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守了許久的邢原城就會讓離國不費一兵一卒的拿下,倒時局勢會更加惡化。 三公主繼續道:“因而兒臣認為,副院長回援自有其效忠君父之意,不過為了大局考慮,回援還當慎行之,邢原不可輕易放之,還需讓副院長待時而動?!? “怎么個待時而動法?” “廬陽有十七樓主,四妹、各位將軍和從各地趕來的洲院的才士,人間宮更有大陣護佑,離國就算全力圍攻廬陽,也不可能輕易取之,若局勢尚佳,副院長守著邢原大可不必擅動,若局勢緊迫,再調其馳援廬陽也是不遲?!? 這一番娓娓道來讓許帝聽著信服,看來這奏疏所請之事,的確不能急于操之。 …… 人間宮外。 四公主一路行出,不理后邊兒的三姐。 其實她們兩個到最后的目的是一樣的,勸許帝接受的結果基本相同,但講話不同,到最后就是讓皇帝對兩人生出截然相反的觀感。 這大概也是兩人性格的真實映照。 四公主不是不懂自己三姐所使的‘話術’,她只是不屑。 三公主也理解四妹絕沒有冷血到要置自己的父親于危險之中,想要勸,不知道從何勸起。 她知道,在這方面自己與這位妹妹沒有絲毫的共通之處。 “四妹,等等我?!? 三公主領著小七行在后邊兒,喊了一句,四公主卻是像沒聽到一樣。 “四妹!我們一起去看看舒樂吧?!? 前面的人腳步放緩, 說到舒樂,她的心中也是極為悲痛的,如果她再快一分,也許舒樂便不用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