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孔明想必明白本侯之意,諸葛家本侯亦是有所耳聞。”呂布緩緩道。 諸葛亮拱手道:“草民愚鈍。”畢竟是在晉陽,凡事都需更加的謹(jǐn)慎。 “孔明,以你觀之,這天下大勢將會如何?”呂布問道。 諸葛亮眉頭緊皺,旋即笑道:“晉侯心中自有定論,又何必詢問草民呢。” “此間之話,不會為外人所知,以本侯觀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漢室腐朽,黃巾起,諸侯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號令,長此以往,無人知漢室矣,本侯起于卒伍,不及飽學(xué)之士,卻也心懷天下百姓,若是這世道,不能讓百姓生存,本侯便破了這世道。” 諸葛亮心神一凜,呂布的這番話,展現(xiàn)出了濃濃的自信,破了這世道,說難聽點(diǎn)就是有不臣之心,然而此時即便是朝廷知道,又能如何,荊州甚至專門派遣使者前往并州道賀,由此可見呂布在劉表心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晉侯之志,草民不及矣。”諸葛亮道。 呂布瞇眼打量了諸葛亮片刻緩緩道:“既然孔明不愿意說,本侯便一并說了吧,荊州暗弱,圣上垂垂老矣,且圣上寵愛小皇子,至今未立太子,荊州上下人心浮動,一旦圣上有恙,則荊州勢必亂矣,且荊州討伐袁術(shù)之后,軍力凋敝,應(yīng)付江東尚且稍顯不足,遑論號令諸侯了。” 諸葛亮暗中點(diǎn)頭,呂布的這番話很有道理,對于荊州,他也是不大看好的,劉表沒有強(qiáng)力的手腕,在繼承大統(tǒng)之前,一直是卷縮在荊州,最大的一次出手也是將曹操得罪了,且劉表對于荊州的統(tǒng)治也不是完全的,在宛城有張繡的兵馬駐扎,更多是劉表為了抵御曹操之故,在豫州倒是有華雄在,不想華雄為曹操所破,流亡徐州。 “兗州曹操不可小覷,此人有雄才大略,用兵如神,來日天下定會有其一席之位,其手中有劉虞之子劉和,傳國玉璽就可能在其手中,若是荊州有變,奉劉虞之子繼承大統(tǒng),號令諸侯,勢不可擋也。” 諸葛亮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秘聞,曹操攻破壽春,他也猜測過曹操的手中會有傳國玉璽,但是曹操想要擁立劉和繼承大統(tǒng)和荊州對抗,豈不是說曹操想要對荊州動手,不過這也僅僅是呂布的猜測罷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