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宮,正殿。 李閣老和忠順王二人先后發言,讓蠢蠢欲動的御史們按捺住不安的內心。 本以為彈劾一個已經走下坡路的賈家,還是快要在神京上流圈子之中消失的寧國府,皇上會納諫的。 沒想到不僅皇上還沒有發話,卻有兩個在朝堂之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大佬站了出來反駁。 這二人一個是閣臣之中的首輔,一生只給世人留下正直清貧的榜樣,不僅深得太上皇和皇上的信任,還在官場中擁有無數的門生,且不僅如此,李閣老在士林之中,更是有著其他人若沒有的威望。 而忠順王,那就更簡單了,身為當今天子的兄弟,在皇帝還在潛邸時,便已經公開支持的。 在孝康皇帝上位之后,更是深得孝康皇帝的信任,以王爵之身,代皇帝掌管禮部和兵部兩大職能部門。 這二人既然發了話,那就代表皇帝不同意對賈家子的彈劾。 一時間,整個御史臺,直接變得鴉雀無聲。 “哈哈哈,李閣老和皇弟說得不錯,本朝并未有因言獲罪之說,更遑論因詩獲罪? 對于賈環的詩,朕甚是喜愛,將來若是還能夠更多的佳作出世,大楚的文風,未必不能如唐宋時那般盛景。 再者,先二代寧國公之功勞,就算是封王爵都是夠了,然因榮國公和寧國公上奏,說賈家一門兩國公已是蒙天家之幸,否則如今的賈家,已是一門兩王爵了。 今寧國一脈血脈斷絕,榮國一脈不忍見寧國一脈就此消亡,這才推選了以為頗有詩才的前面承襲寧國爵位,朕為此做主讓其不降爵承襲,又有何不可? 此議就此定下,任何人不得再復言?!毙⒖祷实垡诲N定音,直接將此事定下。 聞言,所有準備上奏的御史紛紛偃旗息鼓,一眾因賈家率先償還國庫欠銀,而導致自己府里不得不也償還一部分銀子,遷怒賈家的官員,也只能暫時將心頭的不滿按下。 官員后方,賈政一聽皇上都這樣說了,也將自己內心的惶恐壓下,心里也為賈環感到高興。 又議論了大約一個時辰,大朝會這才散去。 此時,寧國府,廚房之中。 劉媽媽站在一旁,有些擔憂地看著正在做庖廚事的賈環,心里忍不住有些打鼓。 畢竟在她的認知當中,這位爺哪里做過這種事情。 當時當賈環動手之后,她卻只有目瞪口呆,畢竟那鍋中散發出來的香味,讓她這個十分挑剔的大廚,都感到慚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