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三章 黃巾之亂 七-《三國之風起漢末》


    第(1/3)頁

    但是張曼成屁股還沒做熱,便被江夏都尉勤頡設計引出城外伏殺,張曼成被殺后,黃巾軍陷入一片混亂,秦頡趁勢收復南陽,朝廷下旨遷升秦頡為南陽太守,而黃巾軍退守宛城,推舉出張曼成副將趙弘為新渠帥。

    朱儁趕到宛城,而秦頡也從南陽出兵和最后趕來荊州刺史徐璆三路大軍圍攻宛城,但是這次有前車之鑒,新任渠帥趙弘怎么可能還會放錯,趙弘下令黃巾軍全部退守城內,據城而守,這一守便是半年時間。

    差點還耗走朱儁,還好司空張溫乃知兵之人,及時上諫勸阻,才讓靈帝打消撤走朱儁,另一路由左中郎將皇甫嵩所率領的大軍則勢如破竹,不但擊殺波才彭脫,還收復汝南各地,之后更是率軍北上,與青州黃巾渠帥卜己大戰與蒼亭。

    此戰皇甫嵩再次大勝,斬殺黃巾軍七千余人,又擒拿了渠帥卜己,如果不是張梁最后率軍而來的話,估計皇甫嵩已經平定青州,怎奈最后“人公將軍”張梁率領黃巾精兵穩住青州局勢,皇甫嵩錯失一舉平定青州時機,只能與張梁在青州相持。

    三路大軍的最后一路大軍,由李風義父,北中郎將盧植所率領,自盧植率領這一路大軍自進入冀州后便連戰連捷,短短兩個月直逼黃巾軍老巢,“天公將軍”張角所占據的冀州腹地廣宗和巨鹿。

    最終在巨鹿城外張角與盧植交戰,此時的漢軍連戰連捷,士氣正盛,而盧植又賞罰分明,凡是有所立功之人全部記錄在冊,全軍將士無不用命,在巨鹿城下一戰,殺的黃巾大敗,張角怒恨交加,吐血而暈,黃巾軍大亂,左右護著張角退守廣宗。

    遠在幽州的“地公將軍”張寶得到急報,率領親衛離開幽州向廣宗趕去,幽州軍權全部交予渠帥程遠志,幽州黃巾軍原本在張寶的率領下連戰連勝,沿途攻克不少的縣城,一路打到幽州治所范陽。

    范陽城高墻厚,乃是刺史所在地,而幽州此時的刺史乃是劉焉,劉焉何人也?劉焉,字君朗,江夏竟陵人,乃是西漢魯恭王之后,正宗的漢室宗親。

    但是這位漢室宗親卻是東漢末年第一位真正的諸侯,那一紙“廢史立牧”一手造就了后來的群雄割據。

    這漢末大亂,可以分為三大推手,第一位自然便是發起黃巾之亂的“天公將軍”張角,他所率領的黃巾起義引發了混亂之始,而第二位便是這位漢室宗親劉焉,他拿一紙“廢史立牧”造就了群雄割據之勢。

    至于第三位,便是大家熟悉董卓,而董卓還是劉焉那一紙“廢史立牧”之下的產物,而正是董卓,讓天下英雄趁勢而起。

    當然此時的劉焉還沒有上書“廢史立牧”,此時的東漢動亂才剛剛開始,劉焉依仗范陽城的城高墻厚據城而守,黃巾軍對此毫無辦法,在范陽城下近消耗了一個月的時間后,渠帥程遠志最終放棄范陽,引軍前往涿郡。

    涿郡太守早已經不是公孫瓚,公孫瓚隨張溫平定張純張舉有功,被封降虜校尉,都亭侯,任右北平太守,專注守護邊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东县| 特克斯县| 云霄县| 凌云县| 怀仁县| 遂溪县| 中西区| 云和县| 贡嘎县| 汉中市| 延寿县| 深圳市| 祥云县| 榆社县| 河北省| 北川| 伊金霍洛旗| 南郑县| 尉氏县| 宜昌市| 海宁市| 海林市| 景宁| 酉阳| 鄂伦春自治旗| 兴国县| 惠安县| SHOW| 元阳县| 南部县| 沂源县| 晋州市| 清丰县| 嫩江县| 梁平县| 公安县| 得荣县| 广灵县| 梅州市| 田阳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