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你不就是糧食嗎?-《不可思議的山海》
第(1/3)頁
雨水再一次下降了,妘載在三山四野打聽到挺不錯的事情,那就是關于銅的問題。
順便,似乎還發現了赤鐵礦。
在柴桑山附近,距離三山四野...嗯,怎么說呢,大致在三山四野的背面,在柴桑山的東面,不過這個時代,大家對于鐵的理解,認為是一種堅硬的石頭.....山海經中,稱為“赭石”。
妘載覺得,如果能找到銅礦,鐵礦,那么部族內兵器的問題就能得到改善,同樣,耕地什么的,用犁具,銅、鐵犁具肯定比木、石所制的要好上許多。
改善生活的東西這么多,可惜都距離自己不近,而且眼下時間不夠了,妘載只能帶著一些遺憾,與三個部族的送貨大隊,一起踏上歸途。
在?蘆氏腌魚的幾天里,妘載沒少在造里之野附近閑逛,白嫖了兩個葫蘆不說,同時還發現了大片大片的蓑草。
?蘆氏這里的蘆葦因為比較堅固,和竹子差不多,所以就被妘載順手拿過去,代替本來編織斗笠要用的竹蔑,于是搗鼓了幾天,一副比較簡陋的斗笠與蓑衣就完成了。
這是妘載小時候經常跟著家里老人編織的東西,在年幼時,妘載,或者說“云旭”,家中的奶奶經常教妘載怎么編這個東西,老人們基本都會這種手藝,而到了后來,生活越來越好,但是民間卻也越來越見不到正常的斗笠與蓑衣了。
直到后來網絡的興盛,郵寄行業的發達,華夏古文化逐漸復蘇,才讓這些老物件得以浴火重生。
“這是什么?”
當斗笠與蓑衣編制好的時候,蘗芽氏巫師百里茆還試著穿戴了一下,感覺上....一點也不壞,還挺好的。
“這是雨具。”
妘載如此回答:“其實對于我們本身來說,沒有大用,但是可以防止衣服弄濕啊。”
雖然上古先民不太在意這些東西,但是百里茆,黃堪山他們,還是覺得這東西挺不錯的,而且編制也不是太難,如果到了耕種時候,正逢大雨,這斗笠蓑衣,可以保證人的視線是清晰的,不被大風雨所遮蔽。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為何是青箬笠?因為竹是青色的。為何是綠蓑衣?因為蓑草是綠色的。
當然,這首歌謠與此時代的節拍是格格不入的,上古歌謠,更講究言簡意賅,不說什么意境,只是因為上古歌謠“言簡意賅”過了頭,以至于一個文字表達一行意思,所以大家都覺得,上古歌謠好有特點。
當然事實....妘載覺得也確實是很有特點.....
妘載便也是自己哼唱,并沒有教給其他人。
送貨的隊伍都披上了蓑衣,大家舉一反三,把原木車上的貨物都蓋上了蓑草,大雨嘩啦啦的下,雨季三五天連雨,實屬正常。
妘載身上掛的兩個葫蘆,一個大,一個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襄樊市|
定安县|
福泉市|
新津县|
定南县|
宜章县|
大同市|
贺兰县|
泸西县|
惠安县|
区。|
兴城市|
梅河口市|
忻州市|
江孜县|
旌德县|
通河县|
绍兴市|
茂名市|
彰武县|
雅江县|
昆明市|
新营市|
浦县|
金昌市|
二连浩特市|
宜昌市|
海阳市|
锡林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雅安市|
定西市|
鄂温|
延庆县|
乌恰县|
通渭县|
额尔古纳市|
宝兴县|
泽州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