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八十三回(末)天劍懸頂謫仙問心 真我如一初心不易 方才經(jīng)歷過通黎天劫心魔大劫,天生六識與第七識靈識幾乎盡數(shù)消散,唯剩意識奮力保持思考,不至于完全歸于混沌。 這一次走火入魔相較于通黎天劫心魔大劫,對石念遠來說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仙道修士伴隨境界提高,靈壓會逐漸帶上愈發(fā)明顯的個人特征,同時,修士心性也多少會受到功法的影響。在仙道修士當中,由于所修功法導致性情朝某個方向轉變的不在少數(shù),譬如,修火的性子剛烈,如火之炎上;修水的性子陰柔,如水之潤下;修金的性子凌厲,如金之從革;修土的性子敦厚,如土之稼穡;修木的性子隨和,如木之曲直;修儒、修佛、修魔的…… 都擁有著各自的脾性特征。 這是石念遠踏足仙道不久就了解的仙道常識,不過,直到如今,石念遠總算是知道這一現(xiàn)象的理論根基立于何處了。 沒想到……在臻身通黎以后,思考的器官竟然從大腦開始轉向魂魄,而靈力回路,竟然也在魂魄里開始構筑…… 人的性情應該是基于魂魄,或者直接就是由魂魄主導的,而魂魄受到靈力回路影響,靈力回路依托于所修功法,所修功法影響修士性情,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而且,不止是性情,似乎就連三觀也是依存于魂魄之中……喵他娘的咪……在仙道之中,三觀崩塌這種事情竟然真的會死人…… 思及此處,忽然有一幕早已在記憶里逐漸淡忘的情景浮現(xiàn)在石念遠的腦海。 那是與流風雪從西淵葬情宮復返烈陽山麓天山之時,偶遇靜陽,與靜陽談論了一番關于知見之障的話題。那時候,石念遠對烈陽山麓玄而又玄的傳道課程十分反感,當然,到現(xiàn)在依舊沒有太多好感,不過,靜陽關于知見之障的論述,倒是提醒了石念遠,不能盲目的認為自己踏出的仙道就是絕對科學合理的。 然而,知見障此物,屬實無孔不入。特別是涉及宇宙,沒想到李白也竟然了解大爆炸理論與宇宙加速膨脹。李白也所謂的輝映寰宇,毫無疑問就是指宇宙在大爆炸誕生之初的光所能傳播到的可觀測宇宙范圍,而無輝虛無,自然就是指宇宙在大爆炸誕生之初的光未能傳播到的不可觀測宇宙范圍。 當自己提宇宙到底有多大時,李白也回答無從得知具體大小,石念遠心底自然而然會對李白也、對通天塔、甚至對仙道文明都生出一股不屑。 在前世地球上,根據(jù)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已經(jīng)可以粗略測算出可觀測宇宙的年齡與大小,而李白也作為大乘境巔頂修士,竟然無法回答,石念遠自然生出一種基于知識差距而滋生的優(yōu)越感——即使在前世地球,并不是石念遠將宇宙年齡與大小測算出來的。 然而,在李白也接下來的話語中,石念遠卻發(fā)現(xiàn),李白也答不出宇宙大小,是無從得知宇宙的真實大小,而非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測算出來的可觀測宇宙的大小。 無限之外的無限……有界卻無界…… 石念遠已經(jīng)完全不敢小視仙道文明了,甚至已經(jīng)下意識接受了李白也關于仙路,關于虛無之上的說法。 前世與魂穿帶給石念遠的莫名優(yōu)越感已經(jīng)蕩然無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