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七十五回(上)北門天關兵臨城下 陸連之亂序幕拉開 北漠,樓蘭王國,拒南城。 城主府。 房間四周板壁均以錦緞覆遮,就連室頂都用毛氈貼隔,鑲玉牙床上錦被繡衾,帳簾薄如蟬翼,簾勾掛墜精致香囊,溢散助眠幽香,地板盡以紅木鋪就。 虎紋八仙桌旁,端坐在鎮邪塌椅上的粗布麻衣精瘦老頭與房間奢華裝飾格格不入,精瘦老頭的眼睛以一條細長白綢捆縛,顯然目不視物。不過,看精瘦老頭動作嫻熟的端起茶壺自斟一杯,想來目盲已久,已然熟悉缺失視覺的生活。 靈識是區別于天生六識之外,用以感知靈力,并能與天生六識產生通感的官能。 天地游離靈力充盈世間各處,循環不止、流轉不息,無論固體、液體、氣態,似乎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靈力流轉的介質。 以靈力在不同介質之間流轉的狀態不同為基礎,通過感知靈力流動狀態,的確可以依稀辨識物質世界,比如,目盲老頭可以通過靈識,感知辨識出房間里家具的大概位置與模糊輪廓,這樣的感觀反饋,自然是遠比不上以眼睛確切視物的。 至少,以姜翰適的能力,做不到以靈識完全替代眼識。姜翰適在暗中布局的十七年里,秘密挖出一條直抵拒南城城主府的秘道而未被向拒南城效力的仙道修士察知,正基于此。 論及改變靈力流轉狀態的方法,最普遍也最方便的,無疑就是布置靈禁法陣。不過,靈禁法陣不止需要靈石驅動,更時刻溢散靈禁靈壓,實在是太容易被發現了。 姜翰適時常覺得,人實在雙標有趣。在一些方面,人總喜歡貶今揚古,比如文學——今人寫出再驚艷絕倫的作品,因為缺乏了時間的沉淀,就總比不上古人流芳。即使古人在寫出千古名篇的當時,那篇文章飽受詬病,是在經歷過歲月更替的大浪淘沙的檢驗后,方得化作經典、流轉千古、歷久彌新。 而在另外一些方面,人又總喜歡貶古揚今,比如,今人衣冠楚楚的嘲笑古人茹毛飲血;今人劃動火石點燃煙槍,高談闊論的譏諷古人鉆木取火愚蠢至極。 也比如——仙道靈禁。 許多仙道修士大概都忘了,靈禁本來就是師法自然,模仿自然界中那些天然存在的神奇現象、法術神通,在無數次嘗試與失敗里,逐漸總結出可以改變靈力流轉狀態的海量符箓陣紋,再通過刻繪符箓陣紋,模仿出自然鬼斧神工的幾分神形,構筑出法術神通效果。 而在靈禁逐漸發展成熟,甚至自成仙道的一門璀璨支系以后,仙道修士卻開始看不起自然,覺得人已勝天,覺得以符箓陣紋構筑法術神通,遠比天然形成的金貴高級。 “人性之劣根,滋生知見之障,遮蔽耳目、錯亂初心,可笑亦可悲。”姜翰適自語悲嘆,徐飲了一口茶,由于先前沉迷思索,茶水早涼。 好在,姜翰適還是等來想見之人。 “既然閣下屈尊親臨,看來,是答應了老朽的條件。” 來人推開門,見眼覆白巾的精瘦老頭扭過臉來,明知老頭目盲,卻依然仿佛感受到一道炙熱視線。 來人沒有踏進房門,站在門檻外,沉聲道:“以鳴雷洛原郡今后三年的五成財政收入為酬勞演一場戲,不虧。” 靈識感知到來人并未進屋,姜翰適譏嘲道:“怎么?堂堂樓蘭王庭南院大王,既然敢獨身前來朝歌城主府,不進屋來飲杯茶,難不成是怕老朽這么個目盲廢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