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六回(上)初秋雨扎營月半灣 重月圓終抵烈陽麓 木子濤背著一只竹制籃簍,拄著一根青翠竹杖走在茶馬走廊九十九道拐上。 九十九道拐是茶馬走廊途中一段小有名氣的上山石徑,所在山峰崢嶸陡峭,鳴雷帝國在擴建茶馬走廊時,新建石徑盤山而上,取代了原本羊腸小道,由于石徑盤繞折拐多次而得名。 九十九道拐石徑道路細窄,邊緣以石墩鎖鏈攔護,一匹滿載駝馬就可以輕易占去路寬十之八九,并且相隔數“拐”才會設置有一處用作往來錯行的稍寬平臺。 險峻石徑蜿蜒向上,的確別有一番奇姿。 攔護鎖鏈長年經受風雨侵蝕,銹跡斑斑。仔細觀察下可見鎖環與鎖環之間磨損嚴重,到底還剩下多少實際防護作用,猶未可知。 在刀削斧刻的巖壁上,刻著許多文人騷客所題詩文。木子濤駐足在一首詩文前細品良久,將籃簍放下,取出紙筆將詩文與作者一起謄寫下來。 “得享福澤猶怨險,誰憐當年筑路魂……”木子濤蹲在籃簍旁邊呢喃著詩文尾聯,將紙筆重新放進籃簍。 這種極具民俗風格的籃簍常見于蒼云郡潼河縣,木子濤從潼河縣下轄一座名為桃源村的偏遠村莊一路行來,因為家境貧寒,盤纏有限,除去在蒼云郡屬主要驛道上舍得乘坐近幾年興起的官府客車,其余路程木子濤大多是靠著兩只腳走過來的,低頭看了一眼又快要磨破的芒鞋,深呼吸一口,站起身來背起籃簍繼續沿九十九道拐向上攀登。 天色已經不早,故而九十九道拐上沒有馬幫商旅,只見零星行客,顯得有些冷清。 山腳蜀嶺郡官驛前,石念遠嫌棄看著納蘭左塵揶揄道:“不就是一匹良駒外加一輛馬車嗎?不要那么小氣好不好?爬完九十九道拐,折道剪云徑,馬車可不好使,全得靠腳走。每天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知道不?” 驟然感受到一股凜冽殺氣的石念遠連忙將流風雪一把抱過,擋在自己與納蘭左塵中間。 “納蘭左塵這什么情況?”石念遠戚戚然扭頭詢問流風霜。 二小姐一邊看向嘴角不斷抽搐,蒲扇大手搭上漆黑劍匣的金發壯碩漢子,一邊小聲答道:“納蘭爺爺今年正好九十九高壽。” 石念遠回想起剛才那句“每天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面容表情極其精彩,舔著臉從流風雪肩頭探出頭,朝納蘭左塵傻笑道:“嘿嘿……納蘭左塵,那什么……你長得那么年輕,很容易讓人忘掉你的真實年齡。” 流風雪被石念遠突然抱過,此刻掙脫回轉過身,頭顱低垂致使流海遮住眼睛,看不見表情,石念遠只聽到流風雪聲音清冷傳出:“小子,你知道剛才你的狗爪子放在老娘什么地方上嗎?” 伴隨著話語聲,流風雪緩慢抬起頭來,石念遠仿佛看到一對閃爍血色幽芒的可怕眼神,比起殺氣溢散的納蘭左塵還要驚悚恐怖,石大少爺扯著嗓子鬼叫了一句“風緊,扯呼!”一溜煙朝九十九道拐石徑跑去,跑路前還不忘一手提起腳邊鳥籠,一手揪起雪白小狐貍脖頸。 老道士負手悠然走到納蘭左塵身邊。 “你覺得此子如何?”趙前子撫須開口問道。 “趙長老。”趙前子前來搭話,納蘭左塵先是抱拳作揖,而后看著石念遠在前邊跑,流風雪在后邊追的少年少女背影,斟酌說道:“年紀不大,城府卻深,令人揣摩不透。而且天資卓越,初見時尚且肉眼凡胎,隔日已然旋照,不足一月妙悟靈知,正式踏足仙道。不過這樣的修煉天賦,加之平日里那些怪異言談舉止,實在像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