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上,云煙這幾天比他還焦急呢,知道解放區那邊吃飯問題解決不了。那部隊的存亡就是一個大問題,畢竟他也帶過自己的軍隊,剛剛接手獨立師的時候是非常的興奮。 一談到吃飯的問題就傻眼了,就是自己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幸虧當時有幾大家的支持啊,那里的老百姓也比較富裕,籌集一下軍糧也不成什么大問題,但是這山區不行啊,本來的收成又相當的差。 當時流行的口頭語便是,種下去一葫蘆收上來兩水瓢,別的沒賺到,只賺到草一堆。說明當時的產量確實很差。 說一句老實話,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啊,從那時候地主就算吃得好,頂多是吃煎餅。饅頭都吃不上,老百姓就是喝稀飯。吃野菜。 老百姓家的主糧就是山芋,胡蘿卜。地主富農家的主糧就是玉米。小麥。 這些地主,也不是怎么太傻的。抗日政府提出來減租降息,他們也很快就執行了,有的,地主還來了一個三期講座,這樣的老百姓就更高興了。 第一組副能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別定在抗日政府的管理之下打的又是小日本,自己就是多,收入一點,少交一點,也能解決一下問題。這樣子能與一些地主富農之間的矛盾也不大。 同時又少收他們組織農民老百姓,心里也高興啊,當然夸贊抗日政府,他們是做好事。 畢竟這樣做解決不了大問題。 為此他專門召開了地主富農的問題,動員他們捐獻一些,會議過程倒也平穩,動員他們。支援一下抗日軍隊,在過幾天他們又要沒有糧食吃了。 這些地主也被形勢,紛紛捐獻,黃東坡終于獲得了第一批糧食,十萬斤左右。 一個地主代表說,司令員,我們已經盡力了,就是這樣也消耗了我們的大部分元氣。 黃東坡只能是開口:謝謝你們,你們就是開明的地主,開明的紳士,抗戰勝利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 十來天的吃飯問題總算解決了,這時才準備只身去往那泉城·。他需要妹妹商量一下決定以后的行動。 黃東坡不知道的事·,過幾天一批糧食數量較大。就要通過根據地北約五十里的鐵路上。 所以,鬼子動員鐵路沿線的所有駐軍抽出一部分兵力到那個鐵路上巡邏,絕對不能讓人破壞了鐵路運輸。 他們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就是從我們這地方經過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