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80【策馬天街,輦趨豹房】-《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回到京畿,已是二月底。

    王淵沒有直接進京,而是在良鄉縣稍作休整,順便打理自己的個人形象。

    頭發,必須修一修。

    身體發膚,確實受之父母,但不代表古人就任其生長。一些雜亂毛發,還是要修剪的,而且得挑選黃道吉日進行修剪。

    胡須,也可以全部剃掉,剛長出的胡須全是絨毛,實在沒有任何美感可言。

    剛滿二十歲的小青年,沒人會因為胡子問題而恥笑,明代一般是二十五歲之后開始蓄須。

    順便一提,自唐宋到明代,染發行業很流行。一般是老翁把頭發、胡須染黑,讓自己顯得比較年輕,《本草綱目》里還有調配染色劑的配方。也有些非主流,把胡須染成紫色之類,這屬于達官貴人的專屬,因為紫色代表尊貴,平民百姓不許染成那個樣子。

    至于保留上唇胡須代表死爹,保留下唇胡須代表死媽,那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兒了。咱大清朝管你死沒死爹媽,按制都要拔掉下唇胡須,還跟剃發令是配套的,只不過漸漸執行得不嚴格——即便是清朝,底層男子的腦門也屬寸頭,因為沒那條件天天打理,光腦門兒的都是些有錢人。

    修剪頭發,刮掉胡子,穿上斗牛服,冠帽加三英,王淵瞬間變得英武非凡、尊貴無比。

    “斗牛”并非是牛,本為天上星宿。具象化之后,牛首而龍身,斗牛服整體跟皇帝的龍袞服類似,站得遠了根本難以分辨,只能通過帽子判斷是不是皇帝。

    在弘治朝時,斗牛服還排在蟒服、飛魚服之后,朱厚照卻偏生喜歡斗牛服。他后來親征大勝,批發賜服的時候,也是一品斗牛、二品飛魚、三品蟒袍、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

    對內行來說,更嚇人的還是冠加三英。

    “英”原指戈矛上的羽飾,《詩經》有載:“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翻譯成白話文,便是:他的裘袍很清朗,三根英羽好璀璨。那個人啊,是國家的俊賢!

    到了明代,只有立下軍功的文官,才能冠上加英,而且基本只能加一英。

    自大明開國以來,王淵應該是第一個冠加三英的文官,加兩英的暫時都還沒見過。朱厚照任性,直接給足了,懶得一根毛、兩根毛的慢慢加。

    王淵穿著這身行頭,一回京就震動朝野。

    騎兵被他扔在城外軍營,香香和綺云也被袁達帶回家。王淵獨自騎馬穿過正陽門,沿街百姓紛紛圍觀,爭相大呼“王二郎回京了”!

    過了正陽門,又進大明門入皇城。

    朱厚照早有命令,守門侍衛沒有請王淵下馬,而是策馬直奔承天門。這條路屬于“天街”,沿街是五軍都督府、六部、錦衣衛、宗人府等機構,官員們聽到馬蹄聲全都跑出來看稀奇,因為此街是禁止騎馬的。

    “嘶,冠加三英!”一個侍郎倒吸涼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永修县| 麦盖提县| 伊川县| 上饶市| 额尔古纳市| 理塘县| 依兰县| 武安市| 东莞市| 博乐市| 宝清县| 嘉义市| 伊春市| 白水县| 阿克陶县| 会理县| 东平县| 崇仁县| 济宁市| 龙岩市| 德保县| 襄垣县| 军事| 土默特左旗| 芷江| 郎溪县| 犍为县| 康定县| 拉萨市| 浦江县| 绥滨县| 屏山县| 盐源县| 铁岭市| 潜山县| 乃东县| 吴桥县| 古浪县| 定结县|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