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嶗山道勢力并不想嶗山上僅存的五個一級佛門勢力退出嶗山。 嶗山道依舊會壓迫觀音寺,石佛寺這些佛門勢力,讓他們艱難求存,卻又有一線生機。 就這樣養著他們,釣著他們。 嶗山道勢力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不為滅佛,而為度佛入道! 太上道圣有心結,道門式微,諸多道門大仙,最后居然叛道入佛,證就了果位,成為佛門大尊。 佛門能夠昌盛,和那些道門大仙叛道入佛有著極大的關系,正是他們才導致了道消佛漲。 末世降臨,石像覺醒,神話成為現實。 在這個大爭之世,道教完全有機會來個佛消道漲。 嶗山道勢力滅掉了二級勢力法海寺和菩薩廟,更是度化了法海寺的海會禪師,海華禪師棄佛入道,菩薩廟中的師利菩薩被太上道圣強行度化,成為太上道圣座下的第三個弟子師利真人。 太上道深野心勃勃,一心要度化觀音寺的千手菩薩。 更是想要將石佛寺的橫三世,豎三世如來,七大過去古佛重新度回道廷。 只要成功,則不只嶗山道勢力的氣運大漲,太上道圣的法身,必將再高一截,越來越近神圣。 只是,想將石佛寺諸佛盡數度入道教,太上道圣怕是想多了。 石佛寺不但供奉有橫三世如來,豎三世如來,還有七大古佛,八大菩薩,十八羅漢,四大天王。 連成一個小小的佛門氣運體系,算是一個小佛廷。 要是盡數被度入道教,等于一張完整的拼圖陡然缺了一角,嚴重有礙觀瞻,諸佛神圣焉能坐得住? 太上道圣的行為怕是在作死。 只不過諸佛神圣一旦出手,道教神圣勢必也會出手。 所以,太上道圣知道自己有點作死,但還是想要嘗試一下。 他已經是神度境的存在,距離證就神話級的大神,也只是一步之遙,豈會甘心不去嘗試著邁出那一步? 方詠恒當然不知道太上道圣的野心。 大正慧空佛出現在嶗山,第一時間就被嶗山道勢力的太上道圣感知。 嶗山頂上的天空,陡然風起云涌,一張烏云凝聚成的巨大臉孔俯瞰著大正慧空佛! 那是太上道圣凝聚的一個神念法相。 俯視著大正慧空佛,巨大臉孔驀地眉頭蹙起,似乎看到了什么讓他不快的東西一般,冷哼一聲,就散去了法相,不再關注大正慧空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