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病了?(一更)-《將軍的寒門小娘子》
第(1/3)頁
先不說這年頭也有冰塊保鮮的法子,即便是大夏天的,也能一樣的存放得住食物運送。
更何況她那米粉,也不只是可以做成濕的,還能制成干的,到時候拿水一泡,照樣好吃。
她又不是那種沒見過銀子的二逼貨,二百兩銀子,就想買斷她的方子,是傻子她才會這么干。
接下來,就是蔣二壯去跟那省城的大掌柜談的了。
“那人說他們需要的米粉量大,一天少說得要五百斤以上的米粉。所以,勸咱最好還是把方子賣給他算了,他說價錢的事可以商量,今天又往上提了個價,說是三百兩銀子?!?
蔣二壯回來之后,說道。
“小妹,我覺得那人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五百斤米粉一天做完,確實是不大可能的事。”
珍娘卻沒順著這個思路往下走,“沒啥不可能的,事在人為。這事我心里已經有打算了。咱自己是沒那個能耐做到這要求,但是,咱可以找人幫忙啊!二哥,你只告訴我,我給定的那米粉的價錢,他接受了沒有?”
“應該不成問題吧。我說了那個價給他聽了,他倒沒說啥。”
一斤大米可以做三斤的濕粉,但是她這米粉是要往省城運的,所以,只能制成干的,方便保存。
濕粉晾干就會縮水,往往一百斤的大米,最后曬干了,只能制出九十斤多的干米粉了。
珍娘之前仔細的計算了一番成本和利潤啥的,最后給定了這么個價,一斤干米粉二十文錢。
做米粉,對大米并沒有十分高的要求,不一定用那種黏性很強的精米,一般的大米就行,就是糧食鋪子里面十文錢一斤的那種,所以,計算成本,一百斤大米就是一千文。
按著她定的這個價錢,再結合一下那個原料及成品的產量比例問題,平均算下來,一百斤的米粉,他們差不多能有八百文錢的利潤。
每天五百斤的量,大約也就是一天可以有四兩銀子的賺頭了,一個月下來也是筆不小的進項呢。
當然,這些還沒排除人工,柴火什么的,這些成本。
不過,這年頭人工都很便宜,在城里請一個搬運的苦力,一天也就七八文的工錢,她這個除了磨米之外,別的都算不上啥體力活。
珍娘打算在村里請人,用不著雇啥壯年的勞力什么的,就請那些家里的小媳婦大嬸子的,畢竟這是做吃食,還是女人做起來更講究一些,一天給她們五個銅板的工錢。
“閨女,你這意思是要辦作坊了?”蒲氏知道了自己閨女的打算之后,問道。
珍娘不可否認的點了點頭,一雙小眼神里滿是算計的神采,“是的?!?
她正愁著怎么找個事情給你們干干呢,免得一個個的閑著心思胡思亂想的,正好就開個作坊,來分分你們的心。
她決定了,家里這個作坊開起來,就交給她娘和她爹兩個來打理了。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里,蒲氏很忙,蔣老二很忙,連帶著珍娘原本想完全當個撒手掌柜的,也跟著忙了好一陣。
做米粉的工序其實并不復雜,無非就是磨米,調米糊,上鍋蒸,再切條切絲,最后一步晾干。
前面兩個步驟,她都不打算找別人做了,還是自家里人做比較方便又放心,上鍋蒸也不難,只有大批量的切條切絲,還有晾干這兩道工序比較費時費力。
所以,珍娘跟她娘說,“咱就在這兩道工序上請人來幫忙,所以也不用許多人,請上十個人手也差不多夠了。”
“不過,咱請的人手一定要注意,必須不能請那些邋里邋遢的,要干凈的手腳利索的?!?
“娘,你在咱村里跟那些嬸子也不熟,不過,這事可以找玲花她娘幫忙,她在村里臉面熟,跟誰都能搭上話?!?
蒲氏聽后沒有意見,轉身就去找了趙石頭他娘。
這兩年,他們兩家走的還算關系挺近,趙石頭他娘又是個熱心腸的,所以,蒲氏一找她幫忙,她就二話沒說的行動了起來。
“正好今年這連征了兩回稅,家家都把家底給折騰空了,連我這都發愁沒米下鍋呢。你們這么一雇人,還不得把大家伙給樂呵死了,且先算上我一個啊。對了,還有我閨女,聽你說你們那活也不難,又輕省,干脆讓她也去,省得在家待得也是閑著?!?
這就一下子有了兩個,剩下的幾個名額,玲花她娘才剛一放出風去,村里就跟炸開了鍋似的,人人都要求來報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市|
尼木县|
衡阳市|
龙江县|
阿坝县|
侯马市|
屏山县|
龙江县|
兴安县|
甘南县|
宜良县|
鄂尔多斯市|
柞水县|
永清县|
武安市|
武安市|
怀来县|
金湖县|
临安市|
松溪县|
佛坪县|
彩票|
焉耆|
崇明县|
琼海市|
仪陇县|
城口县|
休宁县|
宣城市|
满洲里市|
高碑店市|
柯坪县|
建水县|
神农架林区|
弋阳县|
晴隆县|
黑山县|
北流市|
固阳县|
都江堰市|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