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完,目瞪口呆了好一會兒,隨后想明白了,姐姐的主意好正,抵押一文錢,讓對方將吃完的竹筒給送回來。 不愧是她姐姐,真棒。 與有榮焉。 瞅著蘇忍冬的模樣,蘇半夏樂呵呵的在人的額頭上點(diǎn)了一下,留下一個(gè)小小的紅印子。 扶著額頭,不贊同的看了蘇半夏一眼,蘇忍冬幫著將東西搬開,扶著蘇半夏前往廚房吃飯。 吃過晚飯,蘇實(shí)秋將借來的小刻刀送回去,順便帶上一份他們家當(dāng)晚飯一部分的涼粉,送給木匠嘗嘗鮮。 中午借出去一把小刻刀,晚上收回來一把小刻刀的同時(shí)還收到了一份涼粉,木匠大叔客氣兩句收下了。 第二次趕集,熟門熟路的進(jìn)了縣城,來的比昨天更早一點(diǎn),找到了一個(gè)更好一點(diǎn)的位置。 不用說,有好的的位置當(dāng)然還是選擇了昨天的位置。 小亮屋中看到了不少的東西,有書本上的知識,也有各種杜撰出來的話本,有句話記得很牢,很多話本都是源于生活的。 集市中靠前的攤位肯定是有些關(guān)系的,昨天的位置雖然偏僻了一點(diǎn)點(diǎn),不還是有客人,而且繼續(xù)選擇昨天的位置也方便昨天的客人找到他們。 擺上東西,不用蘇半夏說,旁邊的蘇忍冬熟門熟路的帶上一盤涼粉出動拉客人。 昨天嘗過的客人先一步抵達(dá),昨天是一份一份買,等想回頭還想再買一份就沒了,因而今天一看到便直奔攤位而來,一次要就是十份。 開業(yè)之前,蘇半夏跟前來買涼粉的客人說道,“各位客人,今天的涼粉還是一文錢一份,但是一個(gè)竹筒要收一文錢的押金,等你們吃完了給我們送回來我再給你們退那一文錢。” 有人會不滿的,“什么啊,一個(gè)竹筒要一文錢。” 也有一些不在意的,一文錢而已,有什么需要顧及的,就算涼粉變成了兩文錢一份也是劃得來的。 不在意的人五份十份的買,十文錢、二十文錢,還不夠他們吃一碗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