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叔嫂討價還價-《大海商》
第(1/3)頁
茶道講究雖多,但最根本的還是好茶好水,跟茶具其實關系不大。質量一般的茶葉,你就是用定窯、宣窯的茶具,喝到嘴里還是那個味道。
況且送給三娘子幾套茶具,不過都是符合塞外喝茶習慣的大碗茶具,不是內地喝茶的小杯小碗。
白蓮教上任圣女喝了一杯茶之后,味蕾顯然是被沖擊到了。盡管她身份尊貴,卻沒喝過這么好的茶。況且煮茶用的是從大同城里拉來的泉水,不是塞外的井水和河水。
塞外喝茶主要是用茶磚,一鍋水燒開后,把茶磚扔進去煮熟,然后倒進鮮牛奶。再加一些糖就成了,這就是奶茶。
奶茶味道濃烈、有鮮奶的香味,而且還非常甜,營養很豐富,不過,有個最大的弱點,茶葉本來的鮮香蕩然無存。當然,塞外基本買的都是劣茶碎茶,然后壓制成茶磚,實在也沒法講究茶道細品慢嘗了。
但習慣的力量無比強大,這種喝茶習慣養成后,即使得到再好的茶葉,也要加奶加糖,否則好像就不是在喝茶了。
尊崇富有如沙皇、不列顛皇室,都能輕松買到最好的茶葉,但喝茶還是老習慣,只有東南亞一帶遵循著內地標準的喝茶習慣,這些國家基本都是大明、大清的附屬國。
最勇于改變習慣的還得說大清皇室和八旗子弟了,他們原本也是塞外游牧民族,可是入主中原后,卻一代代變得跟漢人一樣,最后比漢人還要像漢人,最后滿族也就漸漸式微了。
“我說的不是你這套茶具,而是跟你這套茶具一樣規格的茶具。”三娘子指著這套茶具道。
她要買茶具、茶爐不只是為了她自己,更主要的是為了她未婚夫小王子把漢那吉,這次小王子帶著二十萬兩現銀去內地就是為了掃貨,三娘子還怕他買不到好貨,畢竟許多東西都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好的,茶具、茶爐每年五百套,再加上一萬斤上好的精炭。”況且道。
“嗯,精炭我倒是忘了,一萬斤不夠,先每年來十萬斤吧,這樣的好茶每年也得一千斤。”三娘子道。
況且嚇得一個趔趄,差點跌倒:“公主殿下,這種茶我們每年全部的產量也沒有一千斤啊。我個人每年送您二斤吧,這可真是有錢買不到的貢品。”
“好吧,那還有別的好茶嗎,每年都送我二斤。”三娘子也是獅子大開口,先要一千斤,也不過就是等著況且這句話。
況且知道上當了,卻也不當回事,雖說一些最頂級的名茶的確十分金貴,難以買到,但只要他肯花錢,還是可以通過張鯨搞到手。那些大太監都有配給,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喝那么多,剩下的總是有,管理倉庫的大太監有時候私下里還拿出貢品外賣。
皇宮里是沒人查賬的,有查賬權利的只有皇上,可是皇上哪里有工夫去查賬本?只要東西夠用,供應得上,皇上根本想不起來倉庫里都存有什么東西。
其實,皇上龐大的庫房里的東西,大部分都讓大小太監給私吞了,當然這也是一般的貢品。龍袍、蟒袍、玉帶,這些規格上有嚴格限制的物品他們不敢動,拿出去也沒人敢買,那是拿自己一家老小的腦袋開玩笑。
“軍馬和鐵器的比例咱們這樣定好不好,十匹軍馬配給一套鐵器。”況且說道。
“什么?十匹軍馬配給一套鐵器?不行,堅決不行。”三娘子登時冒火三丈。
所謂一套鐵器也是當時朝廷對塞外供給鐵器的說法,大致就是一口鐵鍋、十個鐵鏟,一把鋤頭、一把鐵鍬、一把耙子等等。
這當然是只是配給額度的交易,并不是說十匹軍馬就值這些錢。
“那公主殿下的意思是?”況且問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界首市|
浮山县|
嘉义县|
赤峰市|
三穗县|
泰宁县|
泰宁县|
玛曲县|
尚志市|
屯昌县|
河池市|
江孜县|
青铜峡市|
鸡泽县|
嘉义县|
宣化县|
阳泉市|
彭泽县|
东山县|
梁山县|
福鼎市|
台东县|
什邡市|
百色市|
霍林郭勒市|
进贤县|
东乡县|
和硕县|
尼玛县|
华宁县|
乐清市|
云龙县|
通许县|
大竹县|
望江县|
博野县|
巨鹿县|
武穴市|
平凉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