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竟也要將生死置之度外,竟也要像莽夫一般,去碰個頭碰血流! 上官雁站起身來,伸出纖纖素手,剪刀輕剪燭芯,背對著李魚,道“李公子,你有所不知,我早已辭去霜月尊者的職位。 既是閑云野鶴之身,自可以隨意遨游天地間。 呵,掌門師姐知道我心已不在摘星樓,痛快就答應了我的請求。所以,我才能夠及時趕來瓊海城,總算見到了你。” 上官雁說得淡然,其中深情處,叫李魚又是一陣心虛,一陣心疼。 這番話不算太直白,但結合上官雁的消瘦憔悴,結合上官雁對張羽對假李魚說的那些話,李魚自然能猜出七八分來。 摘星樓何等所在,霜月尊者何等尊貴,可是上官雁說放就放,非但不留戀權位,更將摘星樓大業撇在一旁。 為了尋找李魚的下落,上官雁這半年過得很辛苦。 可是現在的上官雁,顯然是滿足的。 正如上官雁自己所說,似乎,似乎,再沒有什么心事了。 剪刀已然移開,燭花猶在搖晃,似乎仍在感慨上官雁的犧牲,嘆息上官雁的癡情。 上官雁卻話鋒一轉,轉過身的同時也將話題更換“李公子,你想去空翠島,自然要從假李魚身上下功夫。但目前假李魚卻是在丐門手上。你可猜得出,芙蓉仙子她現在做什么?” 聰明的女孩子,既懂得亮出態度,也懂得適可而止。 李魚感激而又慚愧,偷眼瞥了下上官雁的表情,更借著正事驅開了雜念,嘆息道“你我秉燭夜談,芙蓉仙子當然也無法安寢。這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再次感謝“愛者之貽王小莫”兄弟的大額打賞! ps,“有事,弟子服其勞”,出自《論語》,原意是說孩子服侍父母長輩之道。孔夫子意思是說,服侍父母,不只是要替父母做事,最關鍵態度要好,發自內心才叫孝。 但是古文中常有“斷章取義”的用法,例如《詩經》在辭令場合,每每曲解了詩詞原意。 把“弟子服其勞”理解為弟子幫助師父,并非本書原創,前人早有這種斷章取義的用法。 有些讀者喜歡吹毛求疵,但有時挑毛病不在點上,一笑。)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