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人街》這首歌發布之初就直接通過天昊電影公司等海外渠道,在東南亞各國同步上線。 上線之后,試聽量很高。華夏文化可是引領著大半個東南亞的文化風向,東南亞人很喜歡聽華語音樂。 不過雖然評價相對較好,但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好聽的歌太多了,不說比《唐人街》檔次更高的歌,單說與它差不多水平的歌,最少也得有幾百首。 所以這首歌在東南亞頂多算是一首近期熱歌。就像《學貓叫》、《嘴巴嘟嘟》等歌曲一樣,過了這陣風,基本就再也沒人聽也沒人提了。 但當《唐人街》被唐人街的商店放出來后,海外同胞們聽著這首舒緩悠長的歌曲,產生了一種難言的思鄉感。 大家互相詢問著,想知道這首歌叫什么名字。 有些人干脆嘗試手機識歌功能,結果啥也識別不到。 這個功能可能自上線之初,就是為了娛樂大眾而存在的。 好在這首歌還算火熱,海外同胞們沒怎么費周折便找到了。 還要走多遠才到唐人街? 不遠,就在腳下。 但是還要走多遠才能回到華夏? 很遠,下輩子吧。 這是一首能夠勾起人回憶的歌曲,只是簡單幾句,曾經的祖國便出現在眼前。 遙望祖國,不知歸期,于是愈發悲哀難抑。 余光中曾寫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對于這些離開祖國浪跡海外的華僑來說,鄉愁便是一道國界,他們在這頭,祖國在那頭。 《唐人街》在東南亞人中并沒有流傳得太厲害,比之那些紅歌差遠了,甚至比不上蘇清雪之前唱的《東風破》和《青花瓷》。 但是《唐人街》在海外同胞們中卻流傳甚廣。無數海外同胞被這首歌淡淡的愁緒所牽動,思念著遠在天邊的故鄉。 甚至有些人聽了這首歌,終于鼓足勇氣,買上一張機票,重新踏上華夏的土壤,擁抱祖國的空氣。 “這首歌聽得我肝腸寸斷。” “唐人街很近,祖國卻很遠。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回去了吧。” “如果可以的話,真想回到當年在老家上房上樹無憂無慮的日子。唉,時間在走,人在變,不變的還是心中的歸屬。” 海外同胞們議論著,表達著自己的思鄉之情。 “這首歌好像是即將上映的電影的主題曲吧?”有人看得仔細,那《唐人街》歌曲介紹里,分明寫著“《唐人街探案》先行主題曲”字樣。 “真的嗎?這部電影什么時候上映?會在這里上映嗎?”有人關心道。 “好像會上映啊,我搜了一下,天昊影視公司買下了這部電影的海外放映權。” “那一定要支持支持。” “一定支持,同胞拍的電影,一定要支持!” “大家到時候都去看看啊!” 海外同胞們互相通著信,將《唐人街探案》什么時候上映,在哪里上映的信息研究得透徹。 其實這些同胞雖然遠在海外,但對祖國的感情非常深厚。不管是什么時候,一旦有祖國的電影、歌曲、演出在本地上映,他們都會大力支持,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就好像為什么德云社能夠在海外各國開了那么多場巡演?為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美利堅能夠拿到幾百萬刀樂的票房? 就好像昨天內羅畢飛往華夏的最后一次航班上為什么載的人很少,座位上滿是物資? 大抵是海外同胞們無論何時對祖國的支持。 對于自己祖國的東西,他們比誰都更加呵護愛戴。 對于自己的祖國,他們有著難以訴說的榮譽感和歸屬感。 海外同胞們被這首《唐人街》勾起了歸鄉之情,此時聽說這首歌是即將上映的電影的主題曲,更加上心。他們互相約定,等到電影上映,一定要給予大力支持。 《唐人街》在海外同胞圈子里爆火的消息傳回國內,成了一個大新聞,收獲了一波口碑。 促進民族大團結的歌曲,肯定要被人們所歌頌。 就連華夏官方微博都在冬至這一天轉發了《唐人街》。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冬至餃子夏至面。餃子趁熱吃,未來趁早知。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下面,《唐人街》的鏈接赫然在列。 牌面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