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圣臨曲阜,對于齊國而言,這是一個災難,同樣也是一個機遇。 孔圣降臨,這意味著儒家勢力抬頭,將會讓王權受損,但是這也會讓齊國從此能夠與秦爭鋒。 北涼王猶如一座大山壓在中原諸王的頭頂之上。 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西方蠻秦一日日坐大,坐視衛鞅變法結束,坐視蠻秦成虎狼。 而這一次方外入世,將會徹底打破這樣的格局,從北涼王一家獨大,變成了諸強并存。 一如當下的時局,這對于他們而言是有利的。 只不過齊王心里也清楚,從今以后,齊國將會從以王為尊,變成一王一圣并存。 任何事情的發生,對于一個人一件事,都有正反兩種影響。 好壞,在于自己如何抉擇。 更何況,齊王清楚自己別無選擇,以整個齊國之力,根本抗衡不了有孔圣降臨的儒家。 他不是主動選擇,而是被迫參與。 …… 得到消息的鄒忌,進入王宮之中拜見了齊王,核實了一下信息,便離開了臨淄,前往曲阜。 由于曲阜并不遠,再加上鄒忌本身就是一修士,胯下良駒也是雜交品種,血脈非凡。 一日千里,不在話下。 曲阜。 孔子的故鄉,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商殷故國、周漢魯都,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 早在兩三千年前,華夏以及東夷兩族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人類早期的文明。 炎帝、黃帝、少昊徙都于此。 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打量著曲阜的景致,鄒忌面色平靜,他心里清楚,剛剛這么一會兒功夫,就有無數道眼神從他身上掠過。 而且,他對于孔夫子雖然尊敬,但是對于曲阜孔家以及儒家并不感冒。 特別是這一次方外入世,儒家大張旗鼓而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