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衛鞅之才! 已經算是公認的,這一點大家都清楚,更何況是嬴季昌這樣的,早已經得到了歷史的記憶,堪稱是作弊的人。 衛鞅入秦二十載,鑄就大國根基。 這樣的人才,就算是慎到不解釋,嬴季昌也不會放過。 同樣的秦國也不會放過。 畢竟秦國是他的根本,從他成為嬴季昌的那一刻起,這已經注定了。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有驚喜,也有憤怒,但是現在已經都過去了,嬴渠梁與嬴虔對他不錯,他也很喜歡秦國。 真正意義上的大才,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一個國家都到底有多么的積弱,而是看其國君是否賢明,只要是國君賢明,對于他們偏信就可以。因為他們的本身具備將一個國家國運扭轉的莫測之力。 所以,只要是衛鞅沒有決定去何處之前,只要嬴渠梁的求賢令傳遍天下,衛鞅一定會心動。 在這一點之上,嬴季昌比任何人清楚。 信君如信我,終其一生,絕不負君。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生死相扶,永不背棄。 衛鞅與嬴渠梁的君臣關系,早已經在后世被傳成了千古佳話。 但是,嬴季昌心里清楚,嬴渠梁的絕對信任,并非是空穴來風,這是因為衛鞅在秦國做了一個孤臣。 歷史上商鞅知道自己的權力來源于秦王,所以為了讓權力的源泉放心授權給予更大的權力,主動通過得罪宗室,得罪太子,得罪文官,得罪百姓把能得罪的群體全得罪個遍,這樣秦王才能放心。 為什么? 因為這樣的人是個孤臣,皇權最怕謀反,而孤臣是沒有力量謀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