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就在隋朝的時候卻發(fā)生了改變。 隋煬帝為了打破關(guān)攏世家門閥對文化的禁制設(shè)立科舉,從而以人王氣與儒家相連,從而讓儒家子弟的戰(zhàn)斗力得以突破從而顛覆了武人為尊的局面。 從隋煬帝開始到本朝貞觀年,一共不過數(shù)十年,按照四年一次科舉按照成績高低分為“三甲”。 一甲賜“進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二甲賜“進士出身”36名,暗含天罡之數(shù),第一名通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共有72名對應(yīng)地煞之數(shù)。 也就是說四年一次的科考滿打滿算也不過111名進士而已,這還要算上72名同進士。 所以說,龐慧說進士不多也不是一句空話。 然而張陽心里還是有些疑惑,不禁又問道:“就算當朝或者的進士只有百人,一人寫一帖也是一百帖吧?” 說到這,張陽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繼續(xù)道:“當然,這些大人平日里有可能公務(wù)繁忙,可即便不能一日一帖,十天一帖總歸能做到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就是3000多帖了。” 后面的話張陽沒有說完,不過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了。 一年就有3000帖,數(shù)十年下來整個大唐少說也有數(shù)萬帖了,如此泛濫哪兒能稱得上一帖千金? 當然,張陽也并不是說杜如晦的這本字帖不值錢,相反的他覺得就憑著當朝右相的名聲這份字帖應(yīng)該就非常值錢,只不過應(yīng)該達不到千金的程度而已。 “哼!你還以為進士的字帖都是你做的豆芽菜呢?想寫多少就寫多少?” 龐慧簡直無語了。 “難道不是?” “圣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個神指的便是精神!”龐慧吃力的將張陽手里的字帖接過來放在書案上打開,指著上面的字道:“想要寫出有精神的字談何容易?一次書寫幾乎要耗干書寫者的全身正氣,想要恢復少說也需要數(shù)月。可是你也不想想,關(guān)外異族林立,內(nèi)有妖物作亂,哪位進士大人敢耗盡自身的正氣就為了寫一副字帖?” 說著她又指了指字帖,道:“這本字帖還是人王登基,人王所需一本字帖用來教授諸位王子所用,杜相這才耗盡正氣為之書寫一帖獻上。否則的話當世除了傳自他朝大儒、賢者的墨寶外根本就沒有。如此珍貴之物我說價值千金,又何止千金?” 張陽不禁暗暗乍舌。 他沒有想到區(qū)區(qū)一本字帖竟然如此珍貴,如果真如龐慧所說的那樣還真是一件千金不換的寶貝。 順著龐慧的小手張陽無意間便朝那字帖看去。 然而這一看之下他只覺得眼前一股磅礴之氣朝著他的雙目便滾滾而來。 這種感覺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讓人無法仰止,又如汪洋大海使人深入其中。 張陽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看到前方一道年約五旬的老者提筆傲然而立。 只見它雙目微逼,突然間天上一道閃電劃過,與此同時他終于動了。 那毛筆瞬間變大,在那高空上寫了一個山字。 頃刻間,那山字頓時金光大作,方才的磅礴之感更甚三分。 這還不算完,緊接著在那山字下面又出現(xiàn)了一個己字,然后連成了一個豈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