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國英雄志》
第(1/3)頁
任何一個國度,改變都是艱難而又緩慢的事情,但只要有交流,就一定會有變化。
比如平戶,它只是一個島,一個城,一個港口,但是它也會給仴國帶來變化。雖然開始的時候微不足道,但只要存在于平戶,他的影響又是必然的。
人類天然好奇,進步就是從嘗試開始。
比如說飲食,10年前,華僧隱元禪師把華族佛門素食帶到了平戶,被稱為普茶料理,以茶代酒之意。仴廚又把仴國佛門的水產食材加入進去,形成了卓袱料理。
菜品大約有:魚翅清湯、茶、大盤、中盤、小菜、燉品、年糕小豆湯和水果。用餐之時,首先把七菜、九菜這些小菜擺上桌,隨著用餐深入,逐步將魚翅清湯及其他菜肴擺上桌。其坐法就不是仴式席地而食了,而是康氏餐桌,高背座椅。
崇文宴請佐佐木道譽的菜式,就是卓袱料理,符合主客身份,也都覺得親切。
天將擦黑,六波羅密寺正在掌燈,一頂仴轎直接抬進了山門,只有兩個家臣貼身隨侍。走在黃昏的京都街道,沒有人意識到,這就是仴國聲威赫赫的佐佐木家當主,道譽大師。
小轎在銀閣庭中草坪落轎,在兩個近侍攙扶下,74歲的老僧貓腰走出來,須發皆白,顫顫巍巍,站在草坪上四下看了看。
銀閣堂前站著兩個高大康人,都是一身直綴,頭戴四方平定巾,儒士打扮。年輕的不到30,年老的60上下,都面帶微笑,器宇不凡。除此之外,視線所及并無旁人,廣闊的銀閣庭院燈火闌珊,卻顯得空蕩蕩的。
見道譽走下仴轎,兩個康人迎上來,年輕的康人雙手抱拳,微笑著說道:“勞動玉趾,迎迓來遲,希望大師不要見怪,在下龍王島大出海。”他一指身邊的老者,介紹道:“這位是在下商團同僚,五峰船主。”
須發皆白的佐佐木道譽顫巍巍頷首躬身為禮,聲音沙啞的說道:“大出海殿下,五峰先生,久仰久仰,沒想到居然是在這六波羅密寺與兩位相會。”
崇文笑問道:“莫非大師和這六波羅密寺還有些淵源么?”
佐佐木道譽顫巍巍的說道:“老衲第一次來到這六波羅密寺,還是元弘元年的事情,后醍醐天皇當國。當時老衲只有17歲,追隨角根尊氏公毅然倒幕,在置笠山擊敗鐮倉幕府六波羅軍,生擒六波羅探題北條仲時。
隨后老衲隨角根氏大軍進入京都,扶持光嚴天皇上位,后醍醐天皇被迫退位,這六波羅密寺就成了后醍醐天皇行宮。當時就是老衲,和千葉貞胤、小山五郎左衛門一起,隨侍天皇陛下左右。一晃快60年了,故人都已隨風而逝,只剩下我這個老朽,而六波羅密寺依然蒼翠。”
吳直神往的說道:“那真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道譽大師是歷史的創造者之一,了不起。在下今日得見大師尊嚴,三生有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