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呀!” 蔡雅看著張璞,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些什么。 你說張璞說得不對吧,似乎挺有道理的。 就如他所說,華夏喜歡拍以前的故事,而好萊塢喜歡拍以后的故事。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華夏電影人若想以歷史故事撬開國際市場的大門,難度不可謂不大。 可華夏又不擅長拍科幻故事。 為何如此,的確讓人深思。 不過,在蔡雅看來,張璞之所以拿歷史影片來舉例,恐怕很大原因還是因為馮家善拍了一部歷史大片,而且還想要以這部歷史大片晉級十億導演俱樂部,并且走向國際。 張璞在演講之中明里暗里的說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為華夏的歷史故事,對于國外影迷而言,太過陌生,少了幾分代入感。 馮家善想要靠《秦皇》撬開國際電影市場的大門,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至少老年人如何,少年人如何,的確有些爭議。 若是一個老年人說出這樣的話,那無可厚非,可張璞這么一個年輕人說出,那就有些欠妥當了。 不過,張璞最后的一番解釋,無疑是挽回了許多,卻又直指馮家善而去。 如此一來,不至于一竿子把所有的老年人給得罪,卻也把馮家善給得罪狠了。 張璞顯然是不在意的。 馮家善當著那么多媒體記者的面,對他不留一絲情面的批擊,張璞就注定了和他尿不到一起。 得罪了又如何? 張璞顯然是不在意的。 誰成功路上沒幾個敵人? 張璞敢當著全校師生的面來這么一場演講,那么他就已經想到會掀起什么樣的話題了。 他馮家善踩著我張璞制造話題,宣傳電影。 我張璞為何不能? 要搞事請,那就往大的搞。 他能指名道姓,我張璞為何不能明朝暗諷? 演講結束,張璞并未久留,不過在離開學校的時候被媒體記者給堵住了。 “張導,你之前的演講是對馮家善導演的一種回應么?” 一個記者開口問道。 “我只是勸誡我的那些學弟學妹們好好學習而已。”張璞笑著說道,“個人觀點,無需太過較真。” “那你覺得馮家善導演對你以及作品的評價準確可觀么?” 記者接著問道。 對于張璞不承認,在場記者沒有半點驚訝。 這不就是他一貫風格么? 明擺著的事兒,可他就是不承認,而且還能找到一套“無懈可擊”的說辭,讓你無可奈何。 張璞之前的演講,的確如他所說,就是一場“勸學”的演講。 你們是華夏電影的未來。 你們得好好努力,需要擔起責任,“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看看,這不是勸學這是什么? “我跟馮家善導演沒有任何交集,你們覺得他了解我么?”張璞搖頭說道,“不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之下,如何對一個人作出準確客觀的評價?” “另外,《無名之輩》還未上映,馮家善導演肯定還沒看過我這部影片。”張璞接著說道,“影片都沒有看過,就給我這部影片扣上撈錢的爛片帽子,你們覺得合適么?” “難道他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就能判斷出一部電影的好壞?”張璞又道,“若真是這樣,我只能道一句:厲害了,我的馮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