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徐小姐也同申小姐來英國公府做客許多次了,她怎么就半分端倪都沒有看出來呢? 英國公夫人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她。 得知竟然是張瀾最先發(fā)現(xiàn)端倪,繼而為了聘娶柳鶯兒才從中推動的,張溪一時心情復(fù)雜。 良久,張溪才嘆道:“看來瀾弟主意已定,母親還是要早做決斷的好。” 英國公夫人嘆道:“所以我才讓你回來商量嘛。總之,先把池哥兒和徐小姐的親事定下來,至于柳家那里,且先再看看吧。” 張溪聽英國公夫人話里有松動之意,想到張瀾多日來的懇求,心中不忍,便開口勸道:“母親,說句實話,我倒不覺得瀾弟上書全然是為了柳姑娘,否則他完全可以只為柳氏父子說情,不及其余。以咱們家在西北軍中的實力,不拘安排個什么理由出來,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救下柳氏父子。 “瀾弟完全犯不著冒這么大的險,更不必一力堅持到最后。” 英國公夫人靜默半晌,嘆道:“你說的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可惜,到底事情是因她而起的,又因她一直鬧到現(xiàn)在,所以要想接受她成為咱們家的一份子,難吶……” 張溪見狀,也不再多勸。 只要親自經(jīng)歷過那段惶恐的人,都無法做到遺忘甚或是原諒。 …… 張池的婚事,就這么被意外地提上了議程。 英國公夫人鄭重地托了申夫人打探徐家的意思。 徐夫人進京,本就是為了替徐小姐尋一門好親事,聽聞英國公夫人有意替嫡幼子求娶徐小姐,歡喜之余也十分意外。 徐夫人不免對申夫人遲疑道:“嫂子不是外人,我也就直說了。英國公府門第太高,三公子又是嫡子且官居五品,徐家只是普通鄉(xiāng)紳,我只怕馨姐兒嫁過去后會受委屈。” 她雖然希望女兒能夠嫁得高門、富貴榮華,但是更愿意她婚后美滿、一生順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