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永昌伯夫人一時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鄭玉煙將永昌伯夫人的震驚和為難看在眼里,心中冷笑。 她當然知曉此事了,明緗哪一次做壞事不帶上她一起?一來有人相幫,更不擔心事情泄露;二來出了事好往她身上推,自己躲得干干凈凈的。 也就是永昌伯府門口太高,劉冕此人又才名在外,所以明緗才看不清楚這門親事的就里,自己扒著不放,沒有在馮永亭面前透露出她來。否則,就該是她代替明緗被推入永昌伯府這個火坑,和永昌伯夫人這樣又蠢又壞的人天天纏了。 就像是賞桂花會上明明是明緗出的主意算計張池,過后卻把過錯都推到她的身上,害得許久都不敢出門應酬一樣…… 事情到了這里,已經不需要再往下審了。 李太后兀自震驚又不敢置信。 陳太后卻已經對馮永亭起了廢除之心。 敢模仿皇后筆跡,誘使皇帝與人幽會;勾結權貴,妄圖進獻美人以左右帝心,這樣一個手眼通天、在皇宮大內橫行無忌的人,自然是不能再留。 可馮永亭是李太后的人,且這些年來無論是前朝還是后宮都只聞慈圣皇太后,而不知還有仁圣皇太后,此種情形之下,陳太后也不好貿然越過李太后,直接下令處死馮永亭。 鄭玉煙將兩宮太后的沉默當成了懷疑,頓時大急。 她已經同永昌伯府和馮永亭徹底地翻了臉,如今只能夠指望兩宮太后看在她認罪虔誠的份兒上,對她寬大處理,至少不禍及家人。 可看眼下這情形,似乎兩宮太后不太相信她的說辭。 鄭玉煙一急,接著借懟永昌伯夫人向兩宮太后繼續爆料道:“說起永昌伯府和馮公公的交情,現下還有一樁,那便是大奶奶明氏,實則是由馮公公出面保媒,永昌伯府才答應迎娶的,不是嗎?” 永昌伯夫人震驚地看向鄭玉煙,不知道她怎么會知道這么隱秘的事情。 黃宜安一聽這話,散漫的目光頓時凝聚起來,朝鄭玉煙看去。 明緗因馮永亭之故才得以嫁給劉冕,她也只是猜測,并無確切的證據,如今鄭玉煙說得言之鑿鑿,顯然并不是隨口扯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