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張圭奪情視事的事情確定之后,祁鈺便敏銳地察覺到往日對他就十分嚴厲的元輔帝師,如今更是苛刻非常,無論大小政事,都要親自過問,哪怕對他也不再信任。 或許應(yīng)該這么說,對于自己一手帶大的小皇帝,張圭總覺得有這有那的不足,從未真正地信任過。 祁鈺對此很是不滿,但是更加頹喪。 張圭此舉,總讓他也禁不住懷疑起自己來——難道他真的沒有能力親政,做一個好皇帝嗎? 幸而有黃宜安從旁開解,祁鈺才沒有鉆牛角尖,依舊每日認真讀書,學(xué)習(xí)理政。 如今張圭終于離京回江陵安葬亡父,祁鈺心頭上壓的那塊大石頭也終于略略搬開了,整個人似撥開陰霾,終得重見天日。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皇帝,祁鈺當(dāng)然不甘心一輩子都活在張圭的威壓與鉗制之下,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 或許張圭之所以對他要求嚴格,是真心想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合格的君主,但是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的獨立的人,一個渴望親政有所作為的少年天子,祁鈺越長大,就越無法從心底真正認同張圭這樣毫不放權(quán)的嚴格束縛。 因為他不知道,要等他長到多少歲,學(xué)會多少理政的本事,才能得到張圭的認同,放權(quán)給他。 這樣沒有期限的管制讓祁鈺看不到希望,漸漸地心生倦怠和怨尤。 現(xiàn)在,張圭走了,祁鈺被壓制已久的帝王之心也漸漸復(fù)蘇。 黃宜安將祁鈺的變化看在眼里,暗自揣度:今生祁鈺對于張圭和馮永亭的不滿倒是比前世早很多。 不,也許不是祁鈺比前世對二人更早心生不滿,而是前世祁鈺早就有這樣的心思,卻從不在她的面前流露…… 細細數(shù)來,前世今生,祁鈺真的有許多不同。 但愿,今生她與他也會有個不同的結(jié)局。 這么一想,黃宜安頓時生出無限的勇氣來。 不就是學(xué)孝宗皇帝的張皇后一生獨占皇帝、六宮不納妃嬪嘛,她又沒有嘗試過,怎么就知道不可以呢? 或許,大齊朝第二個一夫一妻的帝后,就是祁鈺和她呢! …… 一日,黃宜安同祁鈺一起去慈寧宮給李太后請安。 剛到慈寧宮,黃宜安就敏銳地發(fā)現(xiàn)殿內(nèi)的氣氛有些壓抑,直覺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