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全球戰國》


    第(1/3)頁

    中華帝國的任何一個朝代,其建立的地基,必然在于中央政府對全國百姓、土地的有效掌握上。中央政府對這個掌握得越牢固,其國力必然越強盛。

    但是,元朝的統治實在是太粗疏、粗陋、粗暴……和以前歷代開國君主比起來,老朱接的盤毫無疑問是最爛的。大明根本沒有接受到元朝的戶籍。這沒有戶籍,憑什么征稅?沒有征到的錢糧,怎么撫民?怎么養官?怎么養兵?怎么養活朱家那一幫子親戚兒女?

    沒有辦法的老朱只有自己從頭干。

    洪武三年,朱元璋用大白話下了一道圣旨,大概意思是:現在社會安定了,大家要過好日子了。戶部的官員們,你們設計一個表格,然后交給皇帝我審閱通過后,大量印刷,交給下面的各個州縣。各個州縣的官員,事先要在轄區內充分宣傳、動員。然后組織老百姓們認真的填寫這個表格。百姓們填寫好以后,各級衙門再逐級上交匯總。之后皇帝我會派軍隊里面能識字算數的人來進行復查。之后部隊負責人把復查報告交給我本人。

    這道圣旨里的表格,叫做戶帖。長一尺三寸,寬一尺二寸。兩折之后,分為右、中、左三塊。

    右邊就是印刷洪武皇帝的圣旨。中間部分要寫明某一戶的籍貫、戶主姓名、家里男子丁口,女子人數,各自的名字和年齡,以及你是屬于什么戶(民戶、軍戶、匠戶等),從事何種產業,在哪里居住等等。

    而左邊的三分之一,則是給各級官員簽字之用。除了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的名字是事先印刷上去之外(必須印刷,不然兩位官爺的手肯定簽斷),其他從郎中開始,員外郎、主事、知縣、縣丞、司吏、典吏……各級官員,層層畫押。

    這個畫押可不是讓你隨便畫的。比如說,你是知縣,縣丞交給你本縣的戶帖后,你得認真審閱。如果你及時查出問題來了,你就找縣丞追責。如果你沒有查出問題甚至根本看都沒看稀里糊涂的簽了字,呵呵,等到戶部的官員查出問題來了,那就找你知縣的麻煩!

    每一份戶帖都是一式兩聯,一聯交官府,一聯給百姓本人。兩聯之間蓋騎縫章,而且中間還有一排豎寫的字號。兩聯撕開之后,這字號就各有一半:如此便于勘合,最大程度防止偽造。

    總之,各級官員層層監督。到了最后還有軍隊派來的人員進行復查甚至下到實地抽查。這戶帖制度算是開始執行下去了。

    從洪武三年初到洪武四年年末,明政府當時有效控制的地區全部上交了各地的戶帖。經過戶帖統計,全國總人口五千五百萬余。

    這當然肯定不是全國實際人口,但是大明剛剛立國不久,就有效的掌控了這么多人口,已經是相當了不得了。

    但是,戶帖只統計了人口。卻沒有統計人口下面的土地情況。朝廷光靠這個戶帖,根本無法有效征收田稅。

    這當然不是老朱的疏漏,相反,這恰恰是他作為一個成熟、穩健、精明的政治家的表現!

    大明剛剛建國那會,北方的蒙元還有相當的實力。而老朱手里是一個爛攤子不說,人才還超級缺乏。與此同時,明帝國的統治區內,從元末時代開始,各地豪強紛紛建立的塢堡還大量存在。也就是說,地方勢力還相當強大。

    誰都不傻,皇帝你要統計我們的人口、土地甚至田壟的產出想干啥?真當我們不知道嗎?我們憑什么要配合呢?你的軍隊主力這會兒都在北方呢,要是你把我們逼急了,我們集體造反你信不信?

    老朱自己都是造反起家的,如何不信?所以,在歷史書上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的老朱忍了。我不清丈田畝,只統計人口行不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榕江县| 龙泉市| 衡阳市| 蓬安县| 八宿县| 丹巴县| 安宁市| 青神县| 临高县| 从化市| 监利县| 崇明县| 洮南市| 土默特右旗| 睢宁县| 咸宁市| 新丰县| 太谷县| 会东县| 丹东市| 昆明市| 黑龙江省| 台湾省| 东方市| 安平县| 五华县| 故城县| 昂仁县| 汝阳县| 筠连县| 游戏| 原阳县| 康乐县| 沁水县| 浠水县| 长宁县| 于田县| 义马市| 屯昌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