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全球戰國》


    第(1/3)頁

    “鏗~~呯~~轟~~~”

    “喲西!竹千代,你督造的這竿新式鐵炮,無論是射程、精度,都比以前的國友筒好了太多!更好的是,這竿鐵炮居然不用火繩點火就可以擊發,這樣一來,鐵炮使用過多受限于天氣的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哈依,多謝父親大人夸獎。說起來,父親大人果然不愧是東海道第一鐵炮高手啊,這么遠的距離,仍然一炮中靶。”

    “哈哈哈,可不要小瞧你父親啊,我雖然今年都六十二歲了,但仍然每頓吃得下三碗味增飯,而且不會吃飯中途不停的出恭哦。”

    “哈哈哈哈~~~父親大人的才具,豈是廉頗可以比較的?”

    一六零五年,日本國,江戶城。

    此時即將年滿五歲的德川竹千代,正陪著日本國事實上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在郊外一個隱秘的靶場,實驗他最近指導工匠做出來的新式鐵炮——燧發火槍。

    熱兵器的發展,當然始于輕武器。而這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步兵使用的火槍或者說步槍。

    最早的管制火器始于中國的南宋,之后隨著蒙古人的鐵蹄傳播到了西方。之后大約在十五世紀中后期,西歐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火繩槍。并在十六世紀傳入日本,日本將其稱為鐵炮。在后來大明對倭寇的戰斗中,日本人使用的火繩槍傳入中國,明朝對其進行仿制,稱為鳥銃。

    最早的火繩槍也好,或者鐵炮、鳥銃也罷。雖然威力都不小,在100米內重盔甲基本無法抵抗,但是其局限性也很大。最直接的就是擊發方式需要明火,由此導致火繩槍受天氣的限制很多。

    軍事的需要促進技術的進步,擊發裝置的落后促使各國的能工巧匠們挖空心思對其進行改良。先是弄出了輪轉火槍,后來在1547年,由法國人馬漢發明了燧發火槍。

    (在歷史本位面,由于原先火繩槍生產商的巨大利益,出現了燧發槍雖然有了,但發明者卻反而被刺殺,法國的軍方借口燧發裝置不能有效點燃火藥而拒絕使用的咄咄怪事。一直到17世紀中葉,燧發槍才普遍列裝歐洲列國的軍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新田县| 乌拉特中旗| 五河县| 荔波县| 历史| 北京市| 固安县| 哈巴河县| 曲周县| 工布江达县| 旬邑县| 泰和县| 阜城县| 白玉县| 泰宁县| 互助| 当阳市| 庄河市| 柏乡县| 如东县| 洪雅县| 崇礼县| 双流县| 定襄县| 长武县| 鲁甸县| 黑山县| 家居| 抚宁县| 孙吴县| 桐乡市| 淮阳县| 长宁县| 溆浦县| 龙川县| 吉首市| 上饶县| 望谟县| 仁怀市|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