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窩粥燉得香甜軟糯。 南寶衣垂下睫毛,心底產生了一絲動搖。 …… 南寶衣連著在這座私宅住了多日。 顧崇山似乎挺閑的,每天黃昏都會回到這里,教她拉胡琴,教她各種音律,然而她卻從隨行太監的臉色里,看出盛京城并不太平。 想來,二哥哥定是為了她,正攪得滿城風雨。 春夜靜謐。 廊下,南寶衣調試著琴弦,心里想著事兒。 顧崇山吃著茶,似是隨口提起:“再有十日,就是春闈。你猜,今年的主考官是哪幾位?” 南寶衣漫不經心:“姜太傅姜華,肯定是主考之一,他歷年都要當主考官的。” 顧崇山頷首,“剩下兩位,是太史令書昶永,和蕭弈?!? 南寶衣驚詫。 科舉考試,三年一次,是讀書人邁入官場的重要途徑。 主考官一般由學識淵博的高官權貴擔任,前世二哥哥并沒有當過主考官,怎的這一世倒是混了個主考? 前世他好歹還參加過科舉,可是今生他連科舉都沒參加過,連秀才都不是,他當哪門子主考? 似是看出她的疑慮,顧崇山淡淡解釋:“他為了找你,鬧得滿城風雨。皇帝為了安撫他,打發他擔任春闈會試的主考。想來,也有平衡姜家的意思。” 南寶衣明悟。 太史令書昶永,是成王側妃書理理的父親,也是姜太傅派系的重要人物。 如果不想姜家派系掌控科舉,就得在主考官的安排上做文章。 老皇帝,這是拿權臣大人平衡朝堂呢。 她拉起胡琴。 如今,她已經能拉一首完整的曲子了。 她低頭注視琴弦,腦海中浮現出那日玉樓春的事。 她和南胭都要對付姜家,曾在彼此手掌心寫下過破敵之法。 南胭寫的是,春闈。 她寫的,也是春闈。 姜太傅姜華,擔任了七八次春闈主考官,經他之手錄取的門生故舊數不勝數,幾乎壟斷了半個朝堂,還不算外放的官員。 這也是姜家勢大的原因之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