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離子還帶電,在材料中的穿透深度很淺,只集中在材料表面的幾個微米內;而中子往往能夠穿透整個材料,引起均勻的輻照損傷。 因此,離子輻照的結果能有多少能用于中子輻照還真不好說。 另一個研究思路則是利用超級計算機,直接在虛擬世界中模擬中子輻照對材料的損傷,但也是很多研究所在做的事情。 但這個思路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要在計算機中構建一個模型,其時間尺度橫跨飛秒到年,空間尺度從埃米到厘米,中間幾十個數量級的差別猶如天塹。 沒有任何超算能夠精準的模擬這一過程,現在只有用各種‘真空中的球形雞’來簡化模型。 “怎么?能不能騰出時間來?”田教授繼續鼓動慕景池,“你那個準點下班回家的習慣可以改一改,晚回去兩三四個小時也沒事。” 慕景池搖搖頭,還是拒絕了。 第一壁材料對現在的慕景池而言,這幾乎無解。 這種高能環境下任何材料結構都被打爛了,如果現在的均質材料都不行,那基本上沒轍。材料科學本來就是在材料微觀結構上想辦法,這微觀結構都被打碎了,再牛逼的工藝也不好使啊! 就算慕景池得到未來的相關知識,也沒有核聚變商用的相關信息。 要么是未來也沒有突破核聚變的問題,要么萃取的知識有局限,并沒有被收錄到核聚變的相關知識。 以現在的慕景池來看,這個問題不是單純的材料能夠解決的。需要材料、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等領域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 不論是托卡馬克,還是仿星堆,亦或者是原理不同的NIF,三阿爾法能源的聚變堆,都不可能繞開這個第一壁。 “您還是另尋高明吧!”慕景池搖搖頭,“我沒什么時間和精力,也沒那個能耐去搞著這第一壁材料研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