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征程盡 料是人間留不住-《鬼谷子大傳》
第(1/3)頁
征程盡 料是人間留不住
芳草新 自有后者悟迷宗
云夢山的春天來了,花草樹木在絲雨和陽光的滋潤下綠得鮮艷,引著各種飛蟲留戀地盤旋,發出愉悅的歡唱;潛流日夜奔騰著,細妙地彈奏著青石,讓云夢仙境的谷底傳出天籟之律。歌聲和音律帶著花香、草香隨著微風和白河蜿蜒的曲線飄向遠方。
山崖上,鬼谷子和珠兒站在那里,腑視著下面。
“你看!”珠兒指著列國版圖。“草長起來了,再也看不到原來之界線了。”
“那本沒有界線,是珠兒帶著他們挖出來的。”鬼谷子手執白須,平靜地說道。“是該到了沒有界線的時候了!”
“這些彎彎曲曲人為之界,兩側雖沒有不同之處,卻不知讓弟子們蒙生多少逾越的冒險。”珠兒輕嘆著。“而今沒有了它,再行走過,無非一步之間,未免可笑當初!”
“人生亦不如此,取舍終伴身邊,每有取舍之季,常伴痛苦歡笑。”鬼谷子微微笑道。“人皆想取而不舍,若皆知大取大舍、小取小舍,最終皆舍之理,何以有痛苦、仇怨之人!何以有短命、強行之事!”他指了指綠草叢中的廬舍。“都快被雨水沖沒了,草卻長滿了屋頂。他們曾幾何時,于里面爭論天下,品評良善兇惡,氣吞山河之壯,熟料還將躺在這柔弱的草叢下!”
“綠草為他們彰顯過豪邁,他們當然要為綠草添加一些塵土!”珠兒亦微笑著。“大道何其正義,怎可育無為之子!”
“珠兒此語甚妙,當留永世之戒言,書于《鬼谷子》中。”鬼谷子側看珠兒,面露微笑。“鬼谷之學后傳于世,實有珠兒半數功勛,當為‘吳鬼之學’,意下如何?”
“鬼谷善意,珠兒領情。珠兒不敢貪此殊功,隨鬼谷一生,俗世大舍,道心歸一,得他人無及之體,已感激無比。只愿如青草無聞而來,淡漠而去,不愿后世之人再翻挖祖輩來回,妄加添油加醋。”珠兒轉向太極圖地。“鬼谷常講,唯天道之示可顯于地,人豈敢!”
“天道所示當是圣地,可非常人涉足,唯圣者以常人之語,示以物件傳承,方可時時警示后人循道,此亦天道也!”鬼谷子看著太極圖地。“若非天道呈現此地,你我何以得此福地,何以悟得陰陽之道。”他輕嘆一生。“人皆知陰陽互轉可成道,視流曲之界線似輕車熟路,可走起人生之路,卻常逆之,是故,越走離和線越遠,非身入陰即入陽,何以有道!”
“先生之意,珠兒明白!”珠兒說道。“是故先生才將陰陽之極端諸事書于竹簡,實為世人能揣摩至深,方可回于和界,諧入大道。可珠兒對先生《本經陰符七篇》內諸多事尚有疑問,為何常以龜虎之物喻示理論?”
“原來為此啊!”鬼谷子笑了笑。“你我常于云夢福地,所見當是大道所示物類,而世人奔于市井,難見此象,言之空洞。唯世人常聞屢見之物,方得其信實。”
“其言本為勸效自然之法,何以取古怪懼怕之名?”
“世人皆有涉奇之心,實則取巧之意,故取陰符以迎合。”鬼谷子大笑起來。“還記得吾贈樂毅之顛倒《道德真經》否?”
珠兒也笑起來。“此書定由貴戚之族以秘籍而傳于世,當不會失斷世俗!”
“是啊!”鬼谷子點點頭。“先生伊喜及道祖老子本欲廣傳大道,奔走呼喊,傳者僅數人。鬼谷此舉,定使天下人爭搶,且代代揣摩,雖覺可笑,亦至傳道之功德,無可厚非。”他拉著起珠兒,回身向下走去。“愿世人皆悟得道德真經之精,不再妄生痛苦。”
“先生弟子數百,皆入世俗,想那后世亦會多些有道之士。”珠兒一聲輕嘆。“仙魔爭道世俗,路漫漫兮!”
“仙魔之爭,實為靈界之爭;靈界納世人之魂,歸集大小,再反還物界,爭之不休。”鬼谷子閉目輕語。“仙魔歸一之季,大道便無道之時!”
“何時才能仙魔歸一?”
“世人皆明道之時。”
珠兒點點頭,不再言語,她看著下面的山谷。那里有輕輕的云霧,若隱若現的溪水,還有濃綠的樹草。
鬼谷子睜開眼晴,一拉珠兒。“珠兒,你聽到了嗎?”
珠兒一怔。“什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长葛市|
桓台县|
泸定县|
攀枝花市|
琼海市|
海阳市|
淳安县|
贡觉县|
乌拉特后旗|
铁力市|
东乡族自治县|
平利县|
枣庄市|
温泉县|
安徽省|
河北区|
长岛县|
芦山县|
博乐市|
东乌珠穆沁旗|
桑日县|
鄂托克前旗|
石首市|
五家渠市|
连山|
舞阳县|
许昌县|
汶上县|
綦江县|
海盐县|
利辛县|
丽水市|
繁峙县|
汪清县|
盈江县|
湛江市|
汤阴县|
寿宁县|
虎林市|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