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蛋糕做大-《國潮1980》
第(1/3)頁
與皮爾卡頓公司和金利來、易拉得相仿,寧衛民個人和煤市街街道服裝廠也賺海了。
雖然寧衛民旗下的三個服裝品牌在市場上名不見經傳。
可由于寧衛民把這幾家店鋪和皮爾卡頓、金利來比鄰而設,就等于潛移默化的在用比對效應告訴顧客,這些也是國際大牌服裝。
再加上他有著超前的審美和見識,把店面裝修得都很上檔次,服裝款式又是那么亮眼,刻意迎合年輕人的喜好。
所以就跟施展了障眼法一樣,讓這年代質樸單純的人民群眾很容易產生出一種錯覺。
誤認為“花花公子”、“香榭麗舍”就像皮爾卡頓一樣,都是純粹的法國品牌。
“國風”大概也是和易拉得、金利來差不多,應該是與港城合資的品牌。
關鍵是寧衛民自己經營這三個品牌,打一開始瞄準的就是京城中檔服裝市場。
他的服裝定價可比皮爾卡頓和金利來可要宜不少呢。
盡管京城百貨商場中一套品質中上的國產西裝,價格不過在七十二塊到九十九塊之間。
與之相比,寧衛民的三個品牌,一身服裝的均價要賣一百多塊,價格上還是顯得貴了些。
但別忘了,有了“國際大牌”的加成就不一樣了,洋貨能和國貨一樣嗎?
這個年頭的共和國老百姓,大多數人都認洋貨。
打心里認為外國的月亮比咱們這兒圓,東西也比咱們這兒的好。
寧衛民再以開業酬賓的名義打個八五折或九折不等,這就讓他的服裝顯得很“實惠”,很“便宜”了,足以充分調動老百姓的消費熱情。
這年頭的老百姓,還有個共性,就是見著便宜就走不動道。
要是錯過占便宜的機會,反而會捶胸頓足,覺得虧得慌呢。
還是那句話,消費者買東西都是沖著性價比。
不用真的實在,你只要讓消費者覺得“值”,那就夠了。
因而別看開業時皮爾卡頓是光芒萬丈,獨領風騷,寧衛民的三家店好像淪為了陪襯。
可實際上,他的幾家店也沒少賣貨,絕對是悶聲發大財的最佳典范。
尤其是半個月過去后,他的品牌知名度因為顧客口口相傳,品牌知名度開始打響,就像易拉得一樣有了回頭客。
營業額也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在悄無聲息的拉進和皮爾卡頓的距離。
這就是這個非信息年代的好處了,選擇性少,一流行什么,大家都會跟隨,很容易把一個品牌做火。
只是可惜啊,受限于廠子實在太小,終究沒法和大牌廠商相比,最不該出的問題出現了——三個品牌的貨居然不夠賣的了。
要知道,街道廠畢竟才六十個人。
以這個年代不算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水平,就是開足馬力生產,一個月也就一萬件服裝到頭了。
關鍵是寧衛民還不能只生產一款服裝,三個品牌,每個品牌還得保證服裝的豐富性。
每款服裝都需要打版,都需要布料和輔料的搭配,需要工人重新適應。
一生產通常都是幾百件,還要不同尺寸,這可就麻煩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鄯善县|
鹰潭市|
锡林浩特市|
丹棱县|
阿克陶县|
当涂县|
佳木斯市|
彭泽县|
淮北市|
新营市|
台湾省|
祥云县|
利辛县|
体育|
镇雄县|
永兴县|
江油市|
铅山县|
大宁县|
谢通门县|
德安县|
沾益县|
嘉定区|
白银市|
长葛市|
敖汉旗|
罗江县|
南江县|
宁城县|
龙川县|
洪雅县|
延长县|
额济纳旗|
南川市|
栾城县|
常宁市|
洛川县|
巴青县|
兴文县|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