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八十二章 勝之不武-《國潮1980》


    第(3/3)頁

    “什么?不是一般的風箏?”

    說著,仨人一起抬眼,可還是不明所以。

    “風箏……風箏哈……這怎么了?難道他這風箏是金子打得?”

    那位樂了。

    “人家這不是金子打得,可絕對是京城最高級的風箏。打乾隆年,人家風箏哈的‘哈把風箏’就出名了,而且用的多是曹雪芹的譜兒,過去賣的都是達官顯貴。吃的是手藝精妙,樣式獨特,從來就不便宜。拿你這風箏講,要解放前,至少十個大洋,那就是十袋白面。賣你十五,伱還覺得貴嗎?你要不信,回家問問長輩,一個哈把風箏過去是什么價兒?”

    這下仨小伙子撓頭了。

    這時候買風箏的也接過話來,很委婉的解釋。

    “哎,這些風箏,費工費時,所以才這個價。其實我們自己也知道貴,不會有太多人買。放在這兒呢,主要不是為了賣,而是為了展覽。想讓大家看看咱們的傳統風箏有多么絕妙。你們是為了玩兒,那當然沒必要買這個了。你往南去,那邊東西就便宜了,咱們常買的風箏都在那邊呢。我這么跟你說吧,東西越往南越便宜。北邊的,看看熱鬧就行了,別花冤枉錢。”

    這么一說,這攤兒前的人就都聽明白了。

    哄笑一聲,連同那仨小伙子一起散了不少人。

    就連地壇的司機也不由因此竊笑,嘴里還說呢。

    “這天壇也可以啊,弄這么大陣仗,他不為賣錢。哈哈,倒真實在,賠本賺吆喝。頭一次見著,做買賣的還有自己趕人的呢……”

    然而書記和副園長卻不約而同沉思起來,他們慢慢的一邊往南走,一邊看。

    漸漸的發現旁邊的攤位,一個挨一個,擺的不是精美的瓷器,就是光怪陸離的舊貨。

    再往遠看,好像還有一個個的書攤。

    這讓他們都覺著有點怪怪的,好像這天壇公園這么不按常規出牌,絕沒那么簡單。

    確實,留戀于此的顧客并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走馬觀花,很少有人做成交易的。

    尤其還是年輕人,或是一家三口的,一個個很快的離開。

    可反過來,也真有人死活流連不去,就跟這兒較上勁兒的。

    那都是些歲數比較大的人,看著不是知識份子就是干部,要不就是嘻嘻哈哈外國人。

    他們拿起相機邊走邊拍,大概沒見過這些,覺得很新鮮。

    結果就在這時,書記和副園長遇到了幾個結伴而來,剛買完東西的主兒,一下為他們點破了天機。

    “……不錯,真不錯啊。”

    一個人剛從他們身邊的攤子上買了兩件瓷器,那叫美。

    “這么好的青瓷茶葉罐,我找了好久都買找到。今兒算買著了。不容易啊。”

    另一個說,“聽我的沒錯吧,來這兒跟逛琉璃廠沒什么區別。我聽說琉璃廠大部分的老字號,都來湊趣了,在這兒都有攤兒?!?

    和他們同來的女同志,覺得不可思議?!鞍?,是嗎?那有賣書畫的嗎?”

    買東西的接話了,“有啊,您幾位進祈年殿的院里,字畫都在房子里呢。容寶齋,京城畫店,全有?!?

    女同志跟驚奇了?!把剑@么全呢?怎么都有啊,這不成過去的廠甸廟會了。”

    買東西的點頭?!澳f的是啊,這就是我們天壇的設想。誰讓我們和琉璃廠有交情呢。您或許不知,修琉璃廠的這幾年,他們好幾家老字號一直都用我們的房。大家互相捧場唄。我也不說大話,反正您來這趟,至少相當于逛了琉璃廠半條街。至于明年,一定會更多?!?

    廠甸廟會?!

    書記和副園長互相對視了一眼,這下是真明白了!

    這天壇也太鬼了,眼光也夠毒辣的,難怪這不惜余力的要把游園會往文化上靠!

    合著惦記吃這口兒高雅飯呢!

    什么關系怎么你們都能利用啊,也太不講武德了。

    恰恰也就在這時,前面有一個攤子達成交易了。

    一個外國小伙子高高興興的買下了一個瓷枕頭,給了賣貨的十八塊外匯券,他還傻樂呢。

    緊跟著,另兩個外國女人從后頭走過來找他來了,身后一人背著一個芭蕉扇的風箏,另一個就背著那剛才叫價十五塊的大沙燕。

    甭問,肯定都是風箏哈啊。

    誰說是賠本賺吆喝的?

    怎么越看越像“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路子呢?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秀山| 长沙县| 盐津县| 贵阳市| 靖安县| 阳城县| 岳阳市| 广宁县| 上林县| 周宁县| 宜宾市| 敦化市| 平舆县| 焦作市| 许昌县| 封开县| 洛川县| 疏附县| 玉树县| 桐梓县| 遂川县| 德钦县| 察哈| 邢台市| 勃利县| 阿拉善左旗| 赣州市| 普陀区| 高雄市| 洱源县| 阜新市| 汶川县| 洛扎县| 财经| 曲麻莱县| 维西| 湘潭县| 田东县| 漳浦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