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與年俗-《國潮1980》
第(1/3)頁
由于春晚連續兩年取得了輝煌成功,已經完全改變了共和國除夕守歲的習慣。
1985年的除夕夜,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幾乎成為這一天老百姓最期待的事兒。
只可惜勇于創新并不總意味著偉大的成功,稱職的導演也做不到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
想當初憑一己之力解禁了《鄉戀》,力排眾議讓《吃面條》小品和觀眾們見面, 靠單槍匹馬請來港澳同胞登上春晚舞臺,并一手促成《難忘今宵》這首經典主題誕生的黃導,這次可真的玩兒現了。
本屆春晚,他光想著要為了全國人民展示出宏大的場面了。
非要把舉辦現場挪出電視臺的演播大廳,改為在能容納一萬五千名觀眾的京城工人體育館舉辦。
卻沒想到以電視臺的現有設備和調配手段都不足以支持這樣的演出形式。
由于有線耳機的通訊信號太差,經常會出現指揮失靈,指揮中斷的情況。
以至于導演的安排,演員和主持人都聽不到, 甚至現場還出現了人在說話但沒聲音的情況,
這就導致這次春晚現場幾乎全面失控,完全沒有前面兩屆春晚那種行云流水般的轉態。
反而淪為了一屆讓全國人民深感失望的春晚,堪稱災難性的重大失敗!
實事求是來講,從春晚剛開始播出,電視屏幕上的效果就不盡人意。
別的不說,用渾厚的聲音來介紹現場情況的趙忠祥,一亮相就讓人看著不舒服。
本來以黃導的設想,體育館觀眾多了,現場氛圍應該特別熱烈、特別歡快才對。
可實際上觀眾離舞臺遠,加上光線反差大,體育館整場環境發暗,反而讓現場顯得沉悶,喜氣全無。
另外,所有人都未曾想到,才第一個正式節目就出現了重大失誤。
按照節目單,排在首位的是國家京劇院演出的京劇《百猴迎春》。
要說起來, 本來牛年用一群猴子開場就夠讓人莫名其妙的了。
可誰知就在攝影機的鏡頭中,這出戲的主角——一個靠滑軌飛行的孫大圣, 偏偏還和欄桿撞上了!
眼瞅著大圣慘不忍睹被欄桿撞翻的事故場面,實在是讓大家忍俊不禁、又有點尷尬的情景。
不知多少人在電視機前感嘆啊!
幸好不是真人,只是個道具。否則鬧出人命來,這場演出還怎么繼續啊。
而就這還算好的呢。
如果說這一幕還能讓大家理解,多少也有點逗樂作用的話。
那么到了器樂演奏《編鐘樂曲》的時候,就一下子轉為讓人毛骨悚然的反感了。
因為大型場館的表演,對燈光的要求比較高。
但是當時的華視根本沒有搞過這種大規模的文藝活動,習慣了室內環境的要求卻適應不了室外環境,輕視了燈光效果。
結果身著古裝的演員們開始奏樂,簡直宛如一幫來自冥界的牛鬼蛇神,鬼氣森森。
又或者說,怎么看怎么都覺著像過去辦白事兒的場面。
所以到這會兒,老年人群體就率先受不了。
不知多少上歲數的老頭兒老太太在電視屏幕前大皺其眉,或是大搖其頭。
更有甚之的,罵句喪氣,扭身走人,不受這個刺激了。
于是收看春晚的不少家庭, 都出現了輕重不一的觀眾減員情況。
可晚會的失敗仍然沒有就此止步。
要知道,后面的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雖然是熱播電視劇《霍元甲》主題歌, 深受大家期盼。
但在這么重要的演出上,春晚居然不用原唱葉振棠,反而用呂念祖翻唱,也是夠令人費解的。
觀眾們的直接感受,就是相當失望。
還有羅文演唱歌曲《共享快樂年》、《在我生命里》,一樣反應平平。
這主要是因為《射雕英雄傳》并沒有通過電視臺大范圍在大陸播映。
內地除了愛看錄像的小青年和孩子,就沒幾個人聽過羅文的《鐵血丹心》。
羅文在內地知名度不高,觀眾自然不會感冒。
而且當代大陸地區的審美還沒到與世界“完全接軌”的地步,也真看不得女了女氣的“妖男”。
許多觀眾在看羅文演出的時候,心里一個疑問是免不了的。
電視臺找這么個“兔兒爺”來干嘛?
再往下,黃阿原搞現場募捐,民族歌曲,戲曲演唱……一個接一個毫無興奮點的節目,徹底把晚會的節奏帶入了松散、緩慢的境地,完全達到了一種讓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效果。
由于孩子們在白天已經可勁兒的撒歡兒了,在這些節目播出的時候,大部分便就此進入了夢想。
除此之外,本屆春晚的節目編排上還出現一個重大失策,就是曲藝節目的數量少得可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宣武区|
绿春县|
东丽区|
宕昌县|
江都市|
乳源|
麻城市|
长葛市|
攀枝花市|
陕西省|
马龙县|
泰州市|
琼海市|
安泽县|
威远县|
和平区|
壶关县|
东辽县|
郯城县|
县级市|
九台市|
禹州市|
仁化县|
宁化县|
清新县|
万宁市|
奉新县|
双流县|
闽清县|
海淀区|
专栏|
浪卡子县|
红原县|
秦安县|
桃园市|
三亚市|
南汇区|
新平|
阜平县|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