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本東京的迪斯尼樂園是亞洲第一家迪士尼樂園。 直至上世紀末,也是亞洲唯一的一家。 因此,早在1983年開業(yè)之初,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功。 不僅全日本的孩子,就連全日本的成年人,都爭先恐后來到這里享受美式娛樂。 日本的大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把這里當成了年輕男女雙雙約會的最佳的地點。 有些人因為身在東京, 還購買了通年卡經(jīng)常去。 于是東京迪士尼樂園所在地——東京灣北岸,便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搖身一變成了新興的高消費地區(qū),變成了眾多度假飯店、休閑酒店、高級商場和娛樂場所林立的地方。 為此,東京迪士尼樂園儼然成為了日本人的驕傲,被他們自詡為“亞洲第一游樂園”。 尤其是住在東京的日本人, 一旦擁有和外國人接觸的機會,總不免要吹噓一番。 說東京的迪斯尼樂園, 到處都是匪夷所思的游樂項目和有聲有色的表演。 那里一切都是活動的, 有聲有色的。 到處都設置有神奇、新穎、驚險、刺激的情景和人物場景,足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使人身臨其境。 是美國和日本最先進的電子音響動作裝置,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那想想看吧,連已經(jīng)混成了發(fā)達國家的日本人尚且如此狂熱,深深著迷。 要是換成還在為小康的目標而努力的共和國子民看到這一切,又會怎樣呢? 想必無論是誰,驟然來到這樣一個極其現(xiàn)代化的大型主題游樂園,都會感到難以言喻的精神沖擊和無以倫比的感官刺激吧。 實際上,作為肩負公派表演任務,率先走出國門的京城模特們,就是這樣的感受。 1985年除夕,赴日為西浦百貨演出的幾個姑娘,第一次結伴來到了東京迪斯尼樂園。 身材高挑的她們從一來到游樂園大門口,看到為招攬顧客扮成維尼熊的特型演員,就開始亢奮。 立刻手拿氣球, 一擁而上, 拍照合影,笑聲不斷。 跟著又在世界市集便士拱廊里東瞧西逛,跑來跑去的不亦樂乎。 什么儀表儀容,莊重優(yōu)雅完全顧不上了。 尤其是石凱麗,看到花車大巡游的盛況簡直快要樂瘋了。 要不是同行的伙伴們死拉硬拽著她,這看入迷了的丫頭真能夠手舞足蹈,被花車隊尾那活蹦亂跳的米老鼠和憨態(tài)可掬的果菲狗給“拍了花子”。 不過這些高挑的姑娘們中間也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曲笑。 她是所有人里的另類,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臉上的笑容,全是為了不讓大家掃興,勉強做出來的。 為什么會如此? 一方面,是因為曲笑的審美偏于傳統(tǒng),天生性子喜靜,始終都不太欣賞美國的通俗文化。 在她眼中,美式動畫片的角色肢體動作過于夸張,情節(jié)簡單直白。 這種只有娛樂,缺乏內(nèi)涵的東西,實在沒滋沒味,而且顯得太鬧騰了。 反倒是日本拍攝的《熊貓的故事》、《龍子太郎》, 這些有意境,情節(jié)曲折, 主題深刻的動畫片更易讓她喜歡和感動。 另一方面,美帝國主義的橫行霸道,在日本這片土地上絲毫不加掩飾,這也讓曲笑十分反感。 日本的報紙上,經(jīng)常能見到駐日美軍惹是生非,欺壓日本國民的負面新聞。 但日本政府向來軟弱,往往拿這些肇事者毫無辦法,只能和稀泥了事。 就連美國企業(yè)在日本也擁有超然地位,可以享受特殊優(yōu)惠和待遇。 像迪斯尼樂園就無所顧忌,制定了相當蠻橫的霸王條款。 不但嚴禁游客自帶食品進場,而且還徹底否定日本的傳統(tǒng)食品。 什么飯團、壽司,都是查抄目標,而且園內(nèi)也并不提供。 樂園里的飲食店,只售賣漢堡、薯條、熱狗、披薩、沙拉、牛排、炸雞、炸豬排、烤雞腿、華夫餅、三明治、意大利面。 還有一些蛋糕、水果派、甜甜圈、吉事果、烤香腸、爆米花、棉花糖、冰淇淋。 不喜歡美式快餐的人,就連碗面條都找不到。 所以在曲笑看來,這簡直豈有此理,欺負人到家了。 但讓她更覺得不可思議和無法理解的,是日本人毫無尊嚴的逆來順受,居然完全聽之任之。 當然,最最重要的根本原因,那還得說是曲笑想家了。 原本這次演出時間就較長,京城的模特們都是從元旦過后來東京的,已經(jīng)一個半月了。 要是按照原計劃就應該在春節(jié)前結束。 可人家日本人只過新年,不過春節(jié),當然不會去體諒華夏人渴望團圓的情懷。 鑒于演出的效果實在太好,而且和華夏方面的合同也快到期了,西浦百貨單方面便臨時提出要求,希望能再加演兩周時間。 偏偏帶隊出國的負責人,同樣認為這是一件功勞,對自己仕途有益。 喜不自勝地積極和國內(nèi)聯(lián)系,居然極力促成了此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