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因為我喜歡重生文又看不下去。 現在網上充斥的重生文,尤其是些北京的,全是錯漏百出,既沒人懂得過去北京是什么樣的,也沒人在乎年代的客觀條件。 所以那些書沒法像真的了,當然很幼稚。 寫的全是關公戰秦瓊的事兒,全是杜撰的北京,想象的年代。 主角做的事兒完全不是時代背景下能發生。 那也是歷史虛無主義。 我寫書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哪怕水平有限,五毛特效,我也在盡量復原年代特征,寫出真實的北京風土和過往。 我是把大家認為的都市文在當歷史小說寫。 所以這本書的劇情就是以時間線為脈絡,在時代背景下推進的。 什么時候,就干什么事兒。時候不到,當然不能寫后面的。 主角為什么給別人打工?為什么不開公司?為什么不買房? 甚至收藏的順序,答案全在時間里。 至于些北京的風土和世情,有沒有必要呢?是不是毫無必要的水?就為了科普,旁枝末節。 當然不是! 這本書叫《國潮1980》,最早的簡介里也表明了書的主題。 只是大多數人都不當事兒。我嗓子都喊啞了,你們怎么就視而不見呢! 所以主線就是具有投機分子本能的主角回到了八十年代,體會到了前人的智慧,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然后借助我們傳統文明的積淀,獲得成長,在商業領域大殺八方,成就事業的。 所以這個主角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總結,也一直在收獲,一直在轉變。 就像最近些有關西餐似的,學到東西就是日后致勝的法寶。這不是主線什么是主線? 我不寫這些,到了真正該與洋人圖窮匕見的時候,怎么就能實現碾壓。 怎么讓主角完成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成就?沒有依據啊。 所以這本書從沒有任何沒必要的風土描寫。許多東西是需要前后比較對照的。 絕不是什么“年代文”,“日常文”,能夠簡單定性概括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