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商業訣竅-《國潮1980》
第(2/3)頁
戲曲節目里,譚元壽的《定軍山》、馬蘭的《女駙馬》,全是戲迷憋著劇場都未必能聽到的名家名段。
李谷一和姜昆反串的花鼓戲《劉??抽浴芬埠艹霾剩屓税l自肺腑的輕松一笑。
至于歌曲節目,能讓人如癡如醉好歌那就更多了。
殷秀梅的《幸福在哪里》、《黨啊,親愛的媽媽》。
朱明瑛的《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鄉》、《回娘家》。
蔣大為《要問我們想什么》、《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全是都在這同一臺晚會上呈現,成了永遠留在人們記憶里的難忘經典。
以至于多年之后許多人回顧春晚歷史,都有一個共識。
認為1984年的春晚,是歷年春晚中節目質量最高的一臺春節聯歡晚會。
不過,要說到這屆春晚,最具劃時代意義和突破性的創舉。
卻當屬春晚導演黃一鶴本著同血同源之心,邀請港臺演員參加春晚演出的決定。
這一屆春晚,主持人的隊列里不但多了寶島的黃阿原和港城的陳思思。
受邀前來的還有兩位港臺歌手張明敏和奚秀蘭。
他們各自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和《阿里山的姑娘》,引發了全國觀眾的強烈的共鳴,堪稱一夜走紅。
事實上,從大年初一開始,“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和“高山長青,澗水長藍”,就取代了“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成了京城年輕人口中新的流行曲調。
用三十年后的話來說,好像誰要是不會這么哼上兩句,就“out”了一樣。
所以說,這屆春節晚會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讓國人大大的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并且從此打通了港臺流行歌曲在內地傳播的官方途徑。
此外,還有天壇公園的“齋宮雕塑藝術展游園會”也并非再是一枝獨秀了。
新春廟會有了強有力的競爭者,京城百姓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敢情原有歷史上在1985年首先恢復春節廟會傳統的地壇公園,不愿意坐視天壇公園出盡風頭,占盡好處。
今年也推出了民俗風味更濃的傳統春節廟會,要和天壇公園這邊,“皮爾-卡頓”公司冠名的“洋廟會”打擂臺。
那邊的組織者還挺懂行,特別重視小吃和傳統雜技、曲藝節目。
于是今年南城這邊的不少藝人,都被高價挖過去演出了。
而且那邊還發覺除了,寧衛民沒有關注到的拉洋片、皮影戲、氣功表演、訓鳥、耍猴等項目。
內容上的優勢相當明顯。
也就是京城最出名的小吃,多數都在南城。
飲食業又受服務局的管理,沒能像賣藝的那些人跑到北城去。
再加上皮爾-卡頓的“齋宮陳列館”和“雕塑藝術展”,早已經成了京城知名的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
否則今年墨守成規的天壇公園,恐怕很難繼續保持文化活動方面的領先地位了。
想想看,如果連吃帶玩兒全被人家比下去了。
這兒還剩下什么???
也就只剩下管理和設施上,因為經驗和資金充裕的些許優勢了。
總而言之,論活動的組織能力,論民眾的消費能力,論文化的豐富性。
盡管這年頭的共和國,都沒法跟三十年后相比。
可當代老百姓的質樸、熱情、實在,對生活要求之簡單、純粹,卻是這個年代的特殊優勢。
也只有在經濟開始急速發展和精神尚未墮落之際,這兩者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才會讓京城的老百姓難得的擁有了生活里樣樣都好的滿足之感。
那真是吃也吃的香,玩也玩兒的歡,逛也逛得美,笑也笑得真啊。
即便有些許的瑕疵,也被精神與物質的出色均衡性所抵消了,遮蓋了。
不得不說,像這種大多數人都認為生活一定會更好,集體充滿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時刻,太不容易得到了。
如果真要能讓時光永遠保留在這一刻,那可就太好了!
但讓人遺憾的是,變化才是客觀世界的現實,社會是不斷向前走的,時間是不斷流逝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明水县|
河津市|
成武县|
定兴县|
夹江县|
建阳市|
吴堡县|
介休市|
莱芜市|
萨迦县|
南开区|
密云县|
胶南市|
澄江县|
搜索|
明溪县|
永州市|
苍梧县|
黄浦区|
政和县|
绥滨县|
射阳县|
黑河市|
淳安县|
土默特左旗|
梁河县|
昌宁县|
西林县|
桂东县|
黄石市|
永新县|
清河县|
镇坪县|
阜康市|
枣强县|
潼关县|
泌阳县|
专栏|
巩义市|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