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奇珍-《國潮1980》
第(1/3)頁
別說,康術德預計得還真沒錯兒。
那倆卷軸果然不是一般的玩意。
一幅沈周的《行書詩卷》,一幅石濤的《金魚》,都是珍品。
只是可惜,年代太久遠了點,又或是保管不善。
兩件書畫都有所殘破,質地也有點“傷了”。
不但書畫質地酥脆,最外面一層,有的地方也有點“起霜兒了”。
老爺子展開就看了半個小時,便無比心疼的又給收了,生怕再有損害。
不過這兩幅字畫盡管寶貴,可要說這一天所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它們還得排后頭呢。
寧衛民是絕對沒想到,真正的魁首,居然是三件瓷器里,最不起眼的一只白瓷碗。
這只碗看上去白得發污,并沒透出多少細致和珍貴來。
既沒有那青花梅瓶的古典美,也趕不上另一只明代龍泉青瓷盤的光潤美。
唯有的特別之處,只是碗中有看不太清的凹凸花紋,還有同樣不顯眼的“樞府”二字。
而這兩個銘文也是印在碗內壁口邊沿下的,“樞”和“府”位置遙遙相對,一南一北。
要不是康術德給指出來,寧衛民都能看漏過去。
難怪那賣貨的,從一開始就沒當回事。
其實寧衛民也一樣,以他此時的眼光,當真覺著這個碗,作為蓋腌菜壇子口兒的器皿是再合適沒有了,怎么都看不出個好來。
但恰恰就是這只碗,卻符合了康術德曾說過的“內斂”二字。
連寧衛民自己都不能不承認。
當康術德把這碗放在一堆瓷器中間,這東西是越看越端莊,越看越穩當。
明明沒什么,卻有能壓過一切的深沉氣質。
自然而然會成為觀者的視覺中心,惹人矚目。
一開始,他還認為這種感受是碗的純色導致。
因為其他的器物帶花紋帶顏色,五顏六色中就這只碗是白色,自然顯得突出。
沒想到老爺子又把家里一堆日用的杯盤碗筷找了出來。
各式各樣的白色的家什都去放碗旁邊,卻還是給人這樣的感覺。
這無疑就證明了寧衛民的想法是大錯特錯。
唯一的解釋,只能說這碗特別耐看了。
也是到了這一步,康術德才給寧衛民講明白了有關這只碗,到底是怎么回事。
敢情他目觀此碗,特點為小底足,厚胎,素釉失透,色青白。
就聯想到了明代曹昭《格古要論》“古饒器”條中,有“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這一句。
再加之他找到了凹下去的花紋和銘文。
從而推定,此碗應是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為“樞密院”所制的定燒器。
老爺子還告訴寧衛民,說元代的樞府瓷,雖然比宋代的土定晚了二百來年。
但無論從質量,還是從歷史價值上看,樞府瓷都遠遠超過了土定,這二者是無法相比的。
因為“樞府”本是唐朝的一級行政機構。
宋以后改樞府為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關。
而元既然以武力為重,自然“樞府”權位就更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凤凰县|
长岭县|
扬中市|
莆田市|
永清县|
惠来县|
抚顺县|
定陶县|
万全县|
电白县|
革吉县|
清丰县|
娄烦县|
广宁县|
陕西省|
海宁市|
嫩江县|
时尚|
龙岩市|
遂溪县|
潼南县|
巴中市|
册亨县|
镇原县|
鹿泉市|
西青区|
乐昌市|
高密市|
岳阳县|
晴隆县|
郓城县|
东港市|
巴中市|
海阳市|
赞皇县|
格尔木市|
正安县|
类乌齐县|
长武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