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不過花了兩億日元制作成本拍出來的這部警匪類型片,居然在日本本土賣到了將近六億五千萬日元票房,儼然成了一部小爆款的電影。
為什么會如此?
其實主要是得益于動作戲遙遙領先的精采程度。
敢情岡本晃在籌措這部電影的時候,正值《保鏢》開機拍攝期間。
為了盡量合理的估算拍攝成本,自知欠缺制片經驗的岡本晃曾多次蒞臨拍攝現場探班,并且花費了不少時間觀摩現場拍攝進行學習,尤其是專注于去了解動作戲拍攝的特殊性。
結果他在現場期間,一見到袁和平,就不出意外的被這位“八爺”的動作設計水平折服了。
他就像看到了新世界一樣,求賢若渴地請求袁和平拍完這部戲后再在日本多待幾天。
說什么也要袁和平到他的《死亡之歌》來擔任動作指導一職。
為此,他除了給袁和平開出不亞于本片導演的優厚的待遇之外,甚至還愿意按照袁和平的要求,把原本出身于燃燒系藝人,卻沒有什么動作基礎的男主角都給推翻了。
而是在日本藝人里根據有體育和武術的資歷,又重新挑選了一番。
最終通過跟東映的經紀公司進行協商,要來了出身日本體育大學,并且拜師極真空手道門下的千葉真一來飾演這部電影的男主。
同時他還答應了袁和平的推薦,把在港城已經小有名氣的日本女打星西協美智子和大島由加利也弄進了劇組,擔任與千葉真一進行對手戲的女反派。
如此,深感盛情難卻的袁和平也就無可推卸,又擔任了這部《死亡之歌》的動作指導。
要知道,原本日本的動作戲水平就有限,從來都是沒什么藝術性可言的胡亂打斗而已。
更何況日本動作電影的對手戲也基本都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搏殺。
除了日本劍戟片,用武士刀亂砍,現代的警匪片就是驅車追逐,開槍射擊一類的套路。
應該說除了六十年代富司純子拍攝過的的《紅牡丹賭徒》系列,至今日本影史里還少有女打星出現。
結果這一部電影,因為袁和平的建議,一下子就有兩個漂亮妞兒擔任反派角色。
或出招陰狠,或敏捷多變,可以說被港城電影圈調教出來的大島由加利和西協美智子在動作表現上是游刃有余,各有特色。
偏偏她們最后全都一一栽在了千葉真一所扮演的這個勇猛的刑警手里。
這樣的情節光想想就讓人覺得刺激。
這甚至還啟發了這部電影導演的思路——臨時更改劇本又加了一個以色誘和下毒為殺人手段的女殺手。
由于這個角色側重于奪魄的美貌,優雅嬌柔的體態,而非體能,最終便由岡本晃拍板,讓曾經的“日活第一和風美女”——小川節子來扮演。
而這就讓這部電影幾乎成了千葉真一“辣手摧花”的專場。
雖然這本片難改類型俗套,劇情守舊的缺陷,但難能可貴的是,在打斗場面上卻頗有劃時代的創新性。
尤其對于日本市場來說,簡直讓那些只看過《少林寺》和《倩女幽魂》,對華夏功夫片鮮有了解的日本觀眾眼前一亮。
影片公映當天,走進院線的日本觀眾們無不驚喜的發現——哎?怎么日本的警匪片不一樣了啊?
啊!咱們的演員打戲已經這么牛了嘛。
不比港城和大陸內地那邊拍攝出來的差啊……
客觀地說,這部電影雖然不至于帶給這些觀眾多么轟動的視覺效果吧。
但耳目一新,看得過癮還是做到了,至少男性觀眾大體上是比較認可的。
于是乎,經過口口相傳,票房也就爆了。
說起來,多少有那么一點咱們大陸內地觀眾首次看《戰狼1》的那種感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