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大刀產業-《國潮1980》
第(2/3)頁
同時也會招呼劉洋和陳頌做入庫登記,標示出每件物品的名字、價格。
如果有特殊物品,還會特意招呼一下。
“縫紉機、馬達、基板、工具箱等等,這個鎖扣應該是帶金的,還是我來檢驗一下。”
不用說,在眼力勁兒上,孫五福絕對是力壓所有人,他是最有經驗,最能夠慧眼識珠的淘寶高手。
他不但能從日用品中挑選出更有價值的物件。
比如古樸典雅的日本鐵壺、被塑料袋包裹住的卡西歐手表、有些磨損的金紐扣.
而且他更擅長識別來自于華夏的古物。
像開業頭一天的第二車貨物運來,他就在一大堆沒用的“廢品”里,清理出了一個明朝的花瓶,還是有一個銅鎮紙,猴兒獻寶似的,拿給了寧衛民邀功。
不過說實話,孫五福在開業當天給寧衛民獻上的寶貝,對寧衛民來說,卻反而還不如大家熱火朝天干活兒的這個場面,更讓人激動的。
不為別的,就因為寧衛民自己當初也是靠這行在這個年代站住腳的。
他還記得自己想當初在東家垃圾場迎著大貨車傾倒的垃圾一撲而上的日子。
他還記得每次都會拆到好東西的那種興奮。
對這種就像是拆盲盒一樣的生活,他真的感覺特別有意思。
不得不說,生活真就是一個圈兒。
你認為自己是走出去了,其實一不留神,就又繞了回來。
當然,話說回來,在有些方面東家垃圾場和日本的廢品站還是天差地別,不能相提并論的。
想當初,那東家垃圾場里的都是什么貨色?
那是真正的垃圾,要想從中找點有用的東西,受大罪了,能熏的人都睜不開眼。
現在這一車車拉回來的都是什么東西?
真正的廢品幾乎是沒有的。
不管是在物品價值上,還是新舊程度上,完全不同。
要知道,日本實施垃圾分類已經許久,有著相當成熟且嚴格的垃圾分類體系。
尤其日本人在保管私有物品上是很在意的。
因此日本人所遺棄的東西,都是很認真的打包好才扔掉的。
這不是說像易拉罐和牛奶盒這樣的東西,日本人都要沖洗干凈,然后壓扁剪開才能扔掉。
關鍵是像衣服還有鞋子這樣的東西,日本人都是習慣熨燙平整的,甚至幾乎就是新的。
不但有看上去最多也就穿過一次或者兩次,甚至有些連包裝都沒打開過,居然是完整的。
應該是購買他們的主人僅僅是因為不喜歡了,或者是覺得款式落后了,就隨手扔掉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日本撿破爛確實是很值得的。
日本人對于私有物品的保管習慣,以及日本嚴格的垃圾處理制度,為廢品回收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土壤。
就連劉洋和陳頌都說,“干上這個活兒也太美了,沒想到日本撿的垃圾都是這么干凈的東西。而且還這么新,別說日用品了,就連衣服和鞋子都不用自己去買了。”
“就是,這活兒真是劃算啊,這么看的話,工資幾乎是純落,我看我今后在日本過日子,是不用花什么錢了。需要什么,就靠在咱廢品站里挑就完了。”
這話說的是,甚至還不止如此。
因為寧衛民他是真不打算讓大家再花一分錢的工資了。
要知道,寧衛民是懂得民間疾苦的,他自己最清楚撿廢品是什么樣的活兒。
別看這個月份還行,可廢品站被鋼板完整地圍了起來。
想都能想到,每到炎熱的夏天,廢品站內部的溫度會比外部氣溫平均高不少。
而冬天,因為廢品回收站是半開放場地,所以需要在院子里分貨,也沒有暖氣。
并且,收拾廢品時受傷是家常便飯。
比如說把電線外面裹的外皮扒下來時,電線一彈,很容易就能給臉上劃一道很深的口子。
像孫五福這些人的手臂、脖子,到處都是收拾廢品時劃出的大傷、小傷。
于是在開業當天除了宣布晚上聚餐的好消息外,寧衛民還額外追加了一個獎勵——從即日起,由公司來承擔大家日常和工作中煙酒、茶水和咖啡的開銷!
“大家工作辛苦,卻很賣力,很認真,所以我也會盡可能為大家提供較好的待遇。我就一個要求,一定杜絕失火,注意消防安全。如果在廢品站,任何人抽煙必須去專門的吸煙室,能不能做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商水县|
云梦县|
新余市|
鄂托克前旗|
缙云县|
赣榆县|
徐水县|
镇远县|
佛坪县|
台州市|
应用必备|
广水市|
郁南县|
四川省|
文安县|
北安市|
玉林市|
寻甸|
拜泉县|
开平市|
永登县|
宁城县|
湘阴县|
遂溪县|
湟源县|
皋兰县|
南木林县|
泸水县|
衡南县|
台前县|
枣阳市|
霍山县|
辉县市|
阜城县|
西乡县|
扶风县|
长沙市|
怀仁县|
天气|
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