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韋穆楞在當場,萬萬沒有想到,秦王會讓自己去招募流民。 關中經過這么多年動亂,百姓餓死的餓死,遷離的遷離,剩下的也都遠遁山林,隱世而居。 雖然關中平原良田千里,如今卻任由荒蕪下去,沒人敢于耕種。 讓自己去招募流民,自己又上哪兒招去? “大王,在下恐怕能力不足,無法完成大王賦予重任吶,”韋胄躬身低頭。 劉平想了想,輕輕嘆息了一下,道:“此前關中戰亂已久,以至于民不聊生,百姓心中早已害怕,想要讓外地百姓主動遷至此地,恐怕難之又難。 為今之計,只有讓隱居于山林中的百姓搬遷出來。 雖然人數不多,但辛苦一些,終歸要將荒蕪土地耕種上。 要不然,哪有守著如此良田千里,卻任其荒蕪,還要從別處運糧的道理?” “可是……大王,如今百姓早已成了驚弓之鳥,既然已經隱匿于山中,哪能輕易說動,讓其放心出山來耕種?” 韋穆作為韋氏嫡子,家中自然有不少客卿專門為其講授道理以及天下大勢,故而他的見識也是有的。 這也就是門閥世家成為一大政治勢力的原因之一。 他們這些世家子,論見識,遠超寒門子弟,統治階層想要統御萬民,不依靠這批人去執行,根本沒有其他途徑可選。 韋穆繼續道:“此前關中戰亂數十載,百姓即使種下糧食,辛辛苦苦侍弄一年,到秋收時卻十之八九被亂軍搶走,年年如此,民心離亂,大王想要穩定民心,也非朝夕之功啊。 可是如今耕種在即,時間緊迫,這一季恐怕是要荒了。” 韋穆準確的看到問題所在,想要解決關中無百姓之現狀,必須要讓百姓重拾信心,讓他們相信秦王能夠保護他們人身以及財產安全。 如此才能讓百姓沒有后顧之憂,放心耕種。 可是建立信任,這豈是旦夕之間能做到的? 而耕種又迫在眉睫了,所以韋穆為自己留了后路,今年就別想了,等明年看情形再說吧。 劉平揉了揉太陽穴,韋胄所說的都是實情,可他的確不想眼睜睜看著田地荒蕪。 他頓了頓道:“百姓隱遁于山林之中,必然也是逐群而居,這樣吧,你先去摸清這些山中村落的位置,到時我自有辦法,讓其出山耕種。” “諾!” 韋穆應了一聲,心中卻是疑惑。 他家世世代代生活在此地,找到那些隱藏于山中的村落并不難,但找到他們,不代表他們能放心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