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慰問團隊覺得分成好幾個小隊,這樣不但可以輕裝簡行,而且覆蓋的范圍也更廣,所能慰問的部隊自然就更多。 因為之前答應(yīng)過趙曦的緣故,所以這次韓櫟和趙曦他們同行。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文藝兵,一男一女。 男的叫何遠,今年三十多歲,也算是部隊文藝戰(zhàn)線上的一名老兵了。女的叫張春麗,只有二十四五歲,算是一名新兵。 而除了他們幾個以外,還跟著兩位部隊的宣傳干事,用來協(xié)調(diào)他們的慰問工作。 在得知行程安排后,韓櫟覺得他被趙曦坑了。因為這次趙曦的慰問,或者說采訪線路十分的曲折艱苦,甚至最終的目的地,居然定在了傳說中最艱苦的哨所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神仙灣哨所。 為什么選擇這里呢,因為這里最有名,因為這里最艱苦,因為這里是典型。而作為官媒,趙曦他們這次的任務(wù)就是宣傳這里,向社會宣傳部隊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fēng)。 對于這個地方,韓櫟其實也挺好奇的,為什么這里會被稱作是神仙灣。不過這一路走過來,直覺告訴他,此行肯定會很艱苦。 但是奈何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人家了,他就必須得咬著牙堅持。 果然,現(xiàn)實情況也驗證了韓櫟的心理預(yù)期。 在從喀什出發(fā)后不久,一行人就被前面突如其來的雪崩擋在了半路上,最后硬是在搶修部隊的協(xié)助下,他們才通過了雪崩地區(qū)。 盡管幾個人都有過上過高原的經(jīng)歷,但隨著車輛在這山間公路上行駛,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一些高原反應(yīng)。就連一直沒什么感覺的韓櫟,也在車里感覺到了一絲頭疼。 而隊伍中唯一的兩個女孩趙曦和張春麗,都已經(jīng)開始吸上氧了。 雖然說他們這次距離目的地的直線距離并不算太遠,但由于道路曲折,加上大雪封山行進苦難,這使得大早上就出發(fā)的他們,都到下午兩點了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 而韓櫟他們幾個人自從坐在車上,就沒有合過眼休息過。雖然這條公路對于開車的司機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對于眾人來說這是第一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