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近衛(wèi)裝甲連的連長,顯然沒有任何輕敵的意思。在完成包圍,逼近到合適距離的時候,他迅下達了開火的命令。周圍的北盟戰(zhàn)士只覺得眼前一亮,一百道此起彼伏的光芒吞吐之后,密密麻麻的白色光團,爭先恐后地向包圍圈中心電射而至。 只聽連珠炮般的一聲聲巨響,匪軍機甲所在的位置,完全被能量炮火所覆蓋。劇烈的爆炸堆積在一起,震耳欲聾。 【斯芬克斯】們的視線,已經(jīng)完全被爆炸的光芒和飛濺的塵土所阻擋,白光閃映中,他們只能看見自己身旁同伴,就連包圍圈對面的機甲也看不清楚,更別提遠處的那些北盟士兵了。 所以,他們并不知道,這時候所有的北盟士兵臉色都變了。 步兵們離得遠,站的位置,也高一點。所以,他們遠比那些【斯芬克斯】更明白在那一瞬間生了什么。 就在爆炸的白光交相閃爍的那一瞬間,十輛青色機甲,躍上了半空。它們就如同雜技拋跳表演一般,從容不迫。在空中,它們上升的力道消失后,又同時一挺身,身體再次詭異地上升,那種度和幅度,絕對不是開啟輔助推進器產(chǎn)生的效果! 在包圍圈中心爆炸最激烈的時候。 他們,已經(jīng)在刺目的白光掩護下,到達了最高點。然后,他們直挺挺地翻滾著,腳上頭下,隨即,機甲在剎那間,一曲一伸。 如同禮花炸開,十輛機甲,分十個方向,如同出膛的炮彈般,撞進了【斯芬克斯】的機甲群中…………抱歉,又晚了……另外說兩句關(guān)于上一章蘇刻舟的話。(一下不算字?jǐn)?shù)) 我沒想到這樣一個鋪墊的情節(jié)引來這么多的議論。借此解釋一下。 一,書中世界不與現(xiàn)實化等號。大家不必執(zhí)著。 二,書中場景背景,必然來源于現(xiàn)實,有隱射,有借用,有yy。 三,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單面存在的,各種人物,各種文化,各種傳統(tǒng),賦予這個國家多面姓,有好的,有壞的。有看似值得驕傲的,也有看似被人看不起的。 而抵抗,妥協(xié),本就是這本書試圖去交織的情節(jié)。蘇刻舟的話,其實是引出查克納這個復(fù)雜國度的引子,不怕說白了,這個國度最終要走上熱血的,前赴后繼的抵抗之路,可在此之前,他們還需要做出很復(fù)雜的斗爭。要不,故事就沒什么好看的了。yy的說,是胖子在影響這個和勒雷有著截然相反的傳統(tǒng),卻在這場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得更束手束腳更現(xiàn)實的國家。 最后,查克納身上,或許有中國的影子,可是,千萬不要把兩者劃等號。我需要提取的,是我們的文明,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東西,雖然暫時被遮掩,只要受到刺激,就會爆出來的東西。而這一點,和本書一直隱藏的主線是密不可分的。 透露很多,我想沒必要再爭論了。對蘇刻舟來說,這是一家之言,透露一點近一些的情節(jié),一切榮耀屬于查克納,并不是因為胖子是查克納族。 大家可以多咀嚼一下這句話,聯(lián)系一下前面的章節(jié),想想在聯(lián)軍指揮部的指揮下,后面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狀況。 另外,前面我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了。所有的民族,都是在人類走上太空移民的路之后,根據(jù)各個不同的區(qū)域形成的。比如說維博人,比如所后來移民的肯太人。而地球聯(lián)邦解體之后,各星域大混戰(zhàn),所有的民族都被打亂了。我說唯一保持讀力的是查克納人,就如同是一灘渾水中的鵝卵石,他們始終以查克納為名,民族單一。不過,查克納并不等同與中國。在書中,凱奇這個名字,顯然不是中國人的姓氏。不可否認(rèn),我想在查克納這個國家的身上賦予一些中國的元素,可因此而與中國畫上等號,就不是我愿意看見的了。或許,后面我應(yīng)該在章節(jié)中直接畫一條分明的線。 (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