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上,每年一進入四月,這辰都皇宮之中,就開始慢慢變得酷暑燠熱。 如果是計算著日子,夭夭的產期將會在七八月份,也就是說,很有可能,在產期還沒有到來之前,夭夭就要面臨這辰都的酷熱的天氣。 為了夭夭不至于受罪,自然而然,還是趁著現在夭夭吃好睡好,尚且還利于出行之時,早做準備。 現在若是不走,那接下來夭夭就要在皇宮中難熬地熬三個月。 這皇宮之中的燥熱的天氣,真的是讓綠籬帶人搭梯子往宮殿頂上澆水都降不下溫來。 這也就是他父皇為什么每次一年當中,常常會有半年不見人影的原因。 而且……屆時,滿朝的文武,有一部分的人,也都會跟著皇帝四處巡幸。 不然,若是遇到了好看的景色,皇帝總不能自己提詩作賦吧,最后,還不是這些大臣們的活。 當然,大部分的大臣還是留守的。 正是因為如此,若是放到往日,李承乾倒不覺得有什么,畢竟他還年輕,面對這酷暑的天氣,還能忍忍。 可現在他只想找個地方與夭夭一同避暑,而這離辰都不過百里,位于繡嶺之北,渭河之南的湯泉宮就不錯。 第一,是因為再也找不到比這更近的行宮了。 第二,湯泉宮雖說是以湯泉而有名,但因為背山靠水,所以夏天也并沒有那么燥熱。 當李承乾去到他父皇、母后的寢宮將這事說出來了以后…… 先不說皇帝反對不反對,就光是皇后,那肯定也是會有意見的。 皇后皺著眉頭道:“如今夭夭懷有身孕,不便于遠行,為何你還要到百里之外的行宮?” 李承乾此時也是深知要讓兩人答應,必然困難重重,不過還是回道:“母后,每年一到了立夏,辰都就會燥熱難耐,而且至少要有三個月的時間,都待在皇宮之中,兒臣倒是受得了,可就怕夭夭受不了。因而,兒臣這才想把夭夭移駕到外頭的行宮避暑。趁著如今夭夭身體穩定,而且前三個月的癥狀也消失了,此時正是最適合的時機。” “那路上怎么辦?”皇帝深知這天氣難受,偏偏他又是最受不了這種燥熱天氣之人。 所以,此時聽了自己太子的話,倒是突然間仿佛感同身受了起來。 李承乾一見有戲,也是趕緊說道:“兒臣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車輿之內加裝了多層的褥子,還有皮毛。另外,為了減少顛簸,更是以蒲裹輪,兒臣已經試過,坐在里面并不覺得起伏、搖晃?!? 皇后仍然覺得還是胡鬧,而且這可是夭夭第一胎,萬一在路上出了意外怎么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