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時代,還處于封建王朝,自然,留聲機是沒有的。 雖然,也有不少大儒,甚至連共振現象都能說上一兩句,“百物去其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然也。”意思就是,萬物都會遠離和自己不同類的地方,跟從和自己相同類的地方,所以氣相同就要會合,聲音相比鄰就會有回應,這個效果是很明顯的。 “試調琴瑟而錯之,鼓其宮則他宮應之,鼓其商而他商應之,五音比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調試好琴瑟并處置好,彈奏宮調,其它別的宮調就應和,彈奏商調,別的商調就應和,五音鄰近便可以自己鳴奏,不是因為有神靈,它本身的規律就是如此。 其實,這個時代對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的認知也不弱,只是,通常都沒什么人愿意去深耕挖掘,最后,便都被化作普世的道理,用于支持自己的政見、自己的文章的觀點。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了。第二天,還是原來的地方,還是百文齋的孔老板。 今天,說實話,有了昨天夭夭的瘋言瘋語后,兩人都有點怕了。 但是怕也沒用,怕也躲不過去啊。 而且,今天還多了兩個觀眾,正是小環跟彩云。 而對于自家姑娘會有些什么樣的奇怪舉動,彩云也早就見怪不怪了。 倒是百文齋的老板…… 在把東西送到了以后,卻是仰天嘆了一口氣。 果然! 他還是沒有走進夭夭姑娘的內心啊。 都不留他下來,讓他看看那東西是做什么用的。 上次古箏好理解,但這一次…… 算了,好奇心要不得。 就是…… 那東西的確挺古怪的,說他平平無奇吧,它也的確是平平無奇,但是,要制作出那么一件東西,估計也不容易吧。 …… 院子外的石桌處。 小環也是近距離地打量著這個奇怪的東東。 那是一個由pvc圓筒、曲柄、吃完了的合味道海鮮風味拉面盒,以及圓珠筆筆尖組成的這么一套系統。 實話實說,這東西拿出來,自然是引起她們的好奇的。 你說這東西吧,她們確實從來都沒有見過。 但是,似乎也不至于完全不能理解。 無非,就是用特殊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么一個東西。 而且,那是鐵沒錯,只不過是做成了她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樣子,而且上面還有一條條的旋轉的紋路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