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時間,大周境內的無為道君殿多了上千座,香火無比旺盛。 無數青壯再一次紛紛去參軍,要為神皇天祚效命。 ……………………………………… 付出了十萬人的傷亡后,大贏帝國退守第三道防線,裂風城防線。 這也算是這場傾國大戰最關鍵的一道防線了。 裂風城防線沒有澹臺城防線那么巨大,也沒有那么多的城堡群,但是更加險要,許多城堡,城墻依山而建,真正的易守難攻。 而曾經屬于井氏家族的裂風城,已經進行了三倍的擴建。 南北城墻整整有三道,而且超過二十米高,如同龐然大物橫在山谷之內。 整個裂風城沒有一個百姓,囤積無數的軍事物資,超過二十萬大軍,放手這座前所未有的軍事堡壘。 不計其數的戰爭巨弩,不計其數的投石機,整個城市完全武裝到了牙齒。 它和八年前的裂風城,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正常情形下,這種超級堅固的險要巨城,有二十萬大軍放手,敵人就算百萬大軍,也休想攻陷。 而大贏帝國也孤注一擲,把最精銳的部隊,最好的武器,全部運往了裂風城。 整個大贏帝國都把裂風城當成了最后的希望。 如果裂風城之戰能夠守住,能夠抵擋大周帝國的軍團,那大贏帝國還有希望。 而一旦裂風城失守?那后果不堪設想! 不僅僅失去了整個無主之地,八年前的戰果全部灰飛煙滅。 而且大贏帝國的這八年來投入的無數物資軍隊也都化為烏有,一旦過了無主之地,便是一馬平川。 大周帝國的幾十萬大軍就會如同潮水一般涌入大贏帝國境內。 而那個時候,大贏帝國還能有多少軍隊防守本土? 屆時要淪陷多少個郡?多少個行省?才能擋住大周的百萬大軍? 所有人都做出了這個判斷,一旦裂風城丟了,這一戰大贏帝國就算是敗了,半壁江山都會淪陷。 而這個時候,英明神武的大贏皇帝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一開始是天下諸國,接下來是大贏帝國境內。 他們都質問皇帝陛下,為何大周內亂的時候不開戰? 當時第一次南境大叛亂的時候,大贏帝國不南下攻打大周帝國,這還情有可原,因為當時距離無主之地的大戰還不到兩年時間,大贏帝國也沒有恢復過來,無力南侵。 之后浪州大地震海嘯的時候,大贏帝國也沒有南侵,而且還支援了大周帝國一批糧食和銀子,進行了人道主義援助。 這是對的,而且受到了天下擁戴。 大周帝國,大贏帝國雖然在爭奪霸業,但畢竟是兄弟之邦,在幾千年前都是兄弟。 對方受災,你若趁火打劫,會遭到天下不恥。 但是接下來,鎮海王史卞謀反,天衍皇帝和萬允皇帝的內斗到了最極致的時候,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為何不出兵? 那個時候距離無主之地大戰,已經過去了三年半了,大贏帝國雖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但總比大周帝國好許多啊。 好,這個時候你不出兵,也有理由。 當時大周兩位皇帝內斗最激烈,如果大贏帝國這個時候出兵,反而容易讓大周兩位皇帝停止內斗,共同對外。 而且大周帝國出現分裂,一個南周,一個北周,才最符合大贏帝國利益。 也是最妙的結果! 當時距離這個結果也很近,只要萬允皇帝決定南下,離開京城,那么大周就分裂了。 但是……這個結果沒有出現。 萬允皇帝選擇了瘋魔,最終慘死。 天衍皇帝再一次統一了大周,大贏帝國失去了最好的局面。 但是接下來,傅炎圖等人在南境叛亂,天祚皇帝御駕親征南下,這完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你大贏帝國為何不出兵? 沒錯,當時大西帝國幾十萬大軍,大夏帝國幾十萬大軍,都在大贏帝國的西邊和北邊虎視眈眈。 但他們真敢開戰嗎?未必吧? 就這樣一直拖,一直拖,錯過了一次又一次良機。 現在大周帝國變得如此強大,尤其它的軍隊,仿佛蛻變了一般。 天祚皇帝的神話,神權軍國的洗腦,讓大周帝國的軍隊前所未有瘋狂。 在這種情形下,大贏帝國連敗兩次,損失了幾十萬大軍,整個帝國的民心和士氣,遭到了前所未有打擊。 皇帝的威嚴,也遭受前所未有打擊。 所有人都質疑大贏皇帝,為何在大周弱小的時候不開戰,而坐等它的強大? 大贏皇帝陛下,您是這么愚昧之人嗎? 不是啊,大周朝堂人才濟濟,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將帥,甚至內閣宰相,都提出開戰,大軍南下攻打大周。 但是,都被皇帝否掉了。 皇帝陛下,您究竟在想什么啊?您究竟想要做什么??? 這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謎團,讓人無比費解。 難道是這位大贏皇帝陛下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云中鶴身上了? 不,不可能! 這里面,肯定有更加驚悚的秘密和真相。 但隨著兩場戰敗,大贏帝國境內已經愁云慘淡,烏云籠罩。 但沒有士氣低落,反而充滿了悲憤,所有都想著在裂風城一戰,挽回局面,一雪前恥。 …………………………………… 隨著大贏帝國軍團的撤退,構建第三道防線同時,大周帝國也在休整。 一個月后,天衍皇帝率領六十萬大軍北上。 又是御駕親征。 大周境內,再一次狂熱,所有人都堅信,神皇天祚一定會帶領大周帝國,從勝利走向勝利。 而大夏帝國,大西帝國也被驚呆了。 之前開戰的時候,這兩大帝國還像模像樣地出兵,威脅大贏帝國邊境線。 因為大夏和大西帝國都覺得大贏帝國會獲勝,為了避免大贏帝國吃得太飽了,這兩個帝國決定,一旦大周面臨亡國之危的時候,大夏和大西都會出兵,不能讓大周亡國,不能讓大贏帝國的完全吞并大周。 四大帝國,一定要維持平衡,不能一家獨大。 但是沒有想到,戰局發展到現在,竟然是大周帝國高歌猛進,大獲全勝。 強大無比的大贏帝國,節節敗退。 于是,大西帝國,大贏帝國紛紛撤走了邊境上的軍隊,派遣使者去大贏帝國京城。 內容只有一個,請大贏帝國一定要撐住,千萬不能輸。 裂風城之戰,一定不能敗。一旦敗了,那后果不堪設想。 大周帝國的軍隊把大西和大夏帝國都嚇住了。 為了讓大贏帝國撐住,大夏和大西帝國答應了幾十項條件,準備支援大贏帝國打到底。 最好大贏和大周兩個帝國打得精疲力盡,同歸于盡。 天祚神皇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逼近裂風城防線,如同泰山壓頂。 決定兩大帝國命運的第三場大決戰,馬上就要爆發了。 而在這個時候,天祚皇帝手中的兩樣秘密武器,都沒有動用。 …………………………………… 與此同時,柔蘭王國之內。 井中月和井無霜之間,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爭吵。 距離柔蘭王國的正式成立,也已經五年了,兩個雙胞胎寶貝,也已經七歲了。 這幾年時間,在白云城的支持下,柔蘭王國也在急劇擴張,滅了無數西域效果,擁有了近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當然,絕大部分都是戈壁灘,荒漠。 總人口依舊沒有超過五百萬,這里很多都是不毛之地。 但卻足足有三十幾萬軍隊,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 “柔蘭國的騎兵,必須參戰,這是我們大咸帝國的復興,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井無霜公主道:“我們柔蘭國已經擴張到了極致了,再擴張的話,就觸犯到大西帝國了,想要再一次開疆拓土,必須從大贏帝國身上割。如今大贏帝國孤注一擲在裂風城防線和大周決戰,他的后方是空虛的,我們二十萬騎兵殺進入,可以輕而易舉攻城掠地,可以輕而易舉奪走十幾個郡,幾百萬人口。” 井中月斬釘截鐵道:“不行就是不行,柔蘭國的所有政事,我都不管,全部交給你。但是我的兵,絕對不可能攻打大贏帝國。” 井無霜問道:“為什么?!你又沒有效忠過大贏帝國,僅僅只是大贏帝國派人給你接生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