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帝道:“好,我也跟著父皇享一下耳福。” 不久之后,香香公主進入了乾安宮,她已經被先后軟禁幾個月了,本來以為她見到太上皇之后會哭哭啼啼的,但是完全沒有,她進來之后,立刻嫣然一笑,頓時乾安宮內仿佛百花盛開。 她仿佛最近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什么苦難都沒有經歷。 ……………………………………………… 云中鶴回到家中的時候,包圍的黑冰臺武士已經全部都撤走了。 一家人淚目相對,這一場巨大的噩夢終于過去了。 這段暴風雨總算是過去了,總算見到彩虹了。 但是卻已經沒有歡呼了,甚至妹妹敖寧寧就只是眼中含笑。 母親甚至欲言又止,云中鶴知道她想要說什么,她想要徹底遠離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不要再參與朝局,一家人過上真正平靜安定的生活。 父親敖心,依舊一聲不發,他每天都在練武,仿佛在等待有一天派上大用處。 一家人吃過了飯,敖玉和父親密談。 “太上皇想要重新冊封您為怒浪侯,他本想讓您復職驃騎大將軍的,但是滿朝文武對您太忌憚了,所以只能不了了之。”云中鶴道。 敖心雖然病體痊愈了,但是須發全白,仿佛老了十歲都不止。 他望著兒子,足足好一會兒道:“我兒,為父之前就說過了,我再也不會接受大周帝國的任何封爵和官位了,就做一個老百姓挺好的。” 云中鶴本來想說現在太上皇已經訓政了,您曾經是他的心腹,但這句話他終究沒有說出口。 敖心又道:“如今只有大周帝國虧欠我的,我沒有虧欠大周任何東西,所以未來就算事情發生劇變,我也談不上是亂臣賊子了。” 聽到這話云中鶴不由得一顫,父親雖然看上去是一個直人,但其實有些事情他看得很清楚。 …………………………………………………… 次日大朝會,這是太上皇訓政的第一天。 太上皇坐在最高的皇座之上,皇帝坐在右下首。 都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而現在朝堂之上就真的坐了兩個皇帝。 滿朝文武感覺到內心的顫抖,但是卻小心翼翼,不敢亂說一句話。 但是京城的老百姓卻奔走相告,歡欣鼓舞。 畢竟他們又隔著一層,昨日天譴對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太上皇又提前預示了天譴的發生。 而且天譴之后,本來癱瘓的太上皇竟然站了起來,雙手竟然能動了。 這不是天意是什么?如今大周帝國危在旦夕,太上皇又來出面拯救大周了。 “太上皇有旨,有本奏來。”老太監侯塵高呼道。 云中鶴出列道:“臣有本。” 太上皇道:“講!” 云中鶴道:“太上皇,臣父說他無功不收祿,愧受怒浪侯爵位。” 太上皇道:“他有功于社稷,就算在北伐大戰中有所過失,也早已經懲罰了,你讓他不必多想。而且他也是朕的老人了,你讓他有空的時候,來皇宮多多和我說話。” 云中鶴道:“謝太上皇隆恩,但是我父親那個人您是知道的,當時剝奪了他爵位的時候,他就說終身不再受爵了。” 這話,又是在暗中攻訐皇帝了。 太上皇一聲嘆息道:“既然如此的話,那這個怒浪侯爵位總不能就這么消失了吧,不能讓天下人覺得我周氏皇族苛待功臣啊,大宗正你說應該怎么辦?” 如今誰是大宗正? 就是那個碩果僅存的老梁親王,因為他輩分太高了,所以他在朝堂之上也有一個位置,不需要下跪。 讓這位老梁親王做大宗正,有巨大的好處,這位老人家看似老眼昏花,實則心中明白得很,而且早已經無所畏懼了。 有他老人家在,太上皇和皇帝之間就有一個緩沖了,用不著太上皇出面去懟。 新的大宗正老梁親王道:“這個事情嘛也簡單,就讓敖玉襲爵好了。” 太上皇道:“皇帝,你看呢?” 皇帝道:“請太上皇乾綱獨斷。” 太上皇道:“如此便擬旨,著敖玉繼承怒浪侯爵位,欽此。” 云中鶴拜下道:“臣謝太上皇隆恩,謝皇帝陛下隆恩。” 然后,大宦官侯正就捧來了新的衣衫,威風凜凜的怒浪侯袍服。 所以如今的云中鶴,不僅僅是內閣員外郎,而且兼了怒浪侯,可謂是一下子青云直上了。 瞬間就爬到了敖鳴的頭上去了。 接著大宗正梁親王又道:“兩位陛下,臣倒是還有一件事情。” 太上皇道:“大宗正請講。” 梁親王道:“史卞謀反了,那香香公主和史廣的婚約當然要作罷了,況且史廣也已經死了,就需要另外給香香擇一段婚事了。” 太上皇笑道:“能者多勞,您既是大宗正,又是我們大周皇室的老祖宗,就由您代勞了吧。” 梁親王道:“怒浪侯敖玉才華橫溢,品質端正,我覺得是良配。” 太上皇笑道:“怒浪侯,大宗正要抬舉你呢,你覺得如何啊?” 云中鶴拜下道:“臣對香香公主無比仰慕,只怕高攀。” 太上皇又道:“皇帝,我記得香香和敖玉相看過的,互相還挺滿意,你覺得呢?” 皇帝道:“請太上皇乾綱獨斷。” 太上皇道:“如此,這件事情便定下來了,賜婚于敖玉和香香公主,擇一良辰節日,盡快完婚。” 云中鶴拜下道:“臣謝太上皇隆恩。” 這兩件小事就議完了,接下來就要議論大事了。 頭一件大事,對于鎮海王史卞,是該鎮壓平叛,還是應該和談。 第二件大事,依舊是浪州重建,這上百萬災民,總不能一直無家可歸吧,房子總是要重建的吧。而且滄浪大江的百里堤壩,因為沒有銀子,修建已經暫時停止了。 這兩件事情,討論到底,依舊是沒有銀子。 為了這第一件事,朝堂之上進行了無比激烈的爭論。 其中一方認為,鎮海王史卞喪心病狂,偷襲江州港,屠殺市舶司,鹽運司,還有江州有關衙門官吏,江州水師艦隊等等,超過萬人。如此行徑,罪大惡極,罪不可恕,理當鎮壓。 而另外一方認為,鎮海王史卞只是因為兒子被殺,所以一下子失去了理智。大周帝國水師遭到了兩次致命襲擊,如今所剩不到四分之一了。 這樣的水師力量,不足鎮海王史卞的十分之一,如何平叛? 地面上的軍隊打贏鎮海王史卞,或許還不算太難。但鎮海王的根基在海面艦隊,但朝廷水師根本打不過鎮海王,一旦開戰,大周萬里海疆永無寧日。 而且一旦開戰,大贏帝國趁虛而入,屆時帝國便面臨南北夾擊,更加危在旦夕。 如今這個局面大家都看得清楚了,支持出兵平叛的,都是太上皇的支持勢力。 而支持與鎮海王史卞和談的,都是支持皇帝的勢力。 不過到現在為止,都是一些中層官員在朝堂上爭論,那些高層官員都還沒有表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