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這個殺掉,不是真正殺掉啊,而是進行嚴厲的懲罰,比如剝奪他太學監生的功名,再剝奪掉他的爵位繼承權,然后敖鳴理所應當直接成為了怒浪侯世子。 這個計策毒啊,直接把敖玉推向了廣大勛貴的對立面,也推向了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面。 在這兩個巨大勢力夾擊之下,敖玉這個小身板肯定粉身碎骨了啊,毫無還手之力。 太守尉遲端道:“這個計可以,只要掌握好火候,不得罪勛貴集團,但卻可以把敖玉拍死,徹底讓敖鳴成為怒浪侯世子。” 敖亭道:“那就麻煩太守大人了。” 尉遲端道:“我立刻派遣心腹進京面見恩相,操縱幾個御史上奏本,彈劾敖玉褻瀆考場。也幸虧于錚那個老東西被趕出了御史臺,現在很多事情好辦多了,以前他在的時候,御史臺真是水潑不進。” 小公爺忽然道:“大皇子這究竟算是圈禁,還是拘禁啊?” 圈禁已經很慘了,但好歹還是在自己的府邸中,只是把幾個門一封,墻壁一砌,畫地為牢。 而拘禁就更慘了,這是在家坐牢的資格都沒有了,直接就送去宗正寺的牢房了。 “拘禁。”尉遲端道。 “太慘了,太慘了……” “是啊,太慘了,就在去年大皇子還風光無限,有希望奪嫡的啊,現在竟然淪為階下之囚了。” “如此看來,再也沒有人能夠和二皇子競爭太子之位了吧。” “那定然是沒有了,贏佉率軍殺入我大周境內,若非二皇子派人滅之,只怕不知道還有幾個州郡遭殃,我們之所以能夠先敗后勝,完全是二皇子的功勞。” “那諸位就準備吧,各自行動,徹底廢掉敖玉,讓敖鳴繼承怒浪侯爵位成為定局。” 而就在這個時候,魏國公的母親忽然問道:“萬一,敖玉真的奪了鄉試前三呢?” “哈哈哈,老太君多慮了,連萬一的可能性都沒有。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鄉試考了三天,而這敖玉就睡了三天,差一點被于錚趕出考場,今日放榜,他甚至都沒有去貢院看榜。”敖亭道:“他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我再了解不過了,天下第一廢物這個稱謂,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哈哈哈哈!” “廢物好,廢物好啊……” 魏國公夫人道:“就這樣的廢物,還想要迎娶我家鶯鶯,真是天大的笑話啊。” “怒浪侯敖心,雖然不會做人,腦子也呆板,但也算是有智慧之人,怎么會生出這樣的廢物兒子呢?” 頓時,老祖宗敖亭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了,卻沒有說什么。 而就在這個時候。 外面傳來了急迫的腳步聲。 “公爺,公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夫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老祖宗,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這跑進來的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有敖亭派去的人,也有魏國公派去的人,還有敖鳴派去的人。 聽到他們的大呼小叫,在場眾人臉色微微一變,露出了怒意。 也不看這是什么地方,這樣大呼小叫? 再說眼前大好局面,有什么大事不好了? 緊接著,一個個去看榜的奴仆沖了進來,跪在地上道:“諸位大人物,夫人,小姐,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鄉試放榜了,敖玉奪得了頭名解元。” 這話一出來! 如同雷霆一般,狠狠擊打在所有人的頭頂。 所有人都懵了,一下子甚至反應不過來了。 敖玉奪得解元?這是天大的笑話嗎? 這畢竟不是后世的地球,可沒有什么愚人節玩笑啊。 “是真的放榜嗎?貢院里面放出來的榜單,不是某個瘋子自己瞎寫的紅榜?”敖亭老祖宗顫抖道。 還有瘋子自己寫的紅榜? 還真的有! 大約二十幾年前,有一個五十幾歲的老秀才,連續考了三十年都沒有中舉,整個人直接就瘋了。 鄉試還沒有放榜,瘋癲的他,自己寫了一個紅榜,直接貼在了貢院的門口。 結果當時許多書生誤以為真,中舉的人瘋狂大笑,落第的人嚎啕大哭。 這件事情當時鬧得沸沸揚揚。 大約一刻鐘后,貢院的官兵過來,把他這個假紅榜給撕掉了,而且把這個老秀才給拘了。 甚至,因為這次假紅榜事件,使得主考官不得不提前幾個時辰把紅榜貼出來,平息眾怒。 然而更加悲劇的是,真正的紅榜上,也有老秀才的名字,他終于考中了,而且是第九名。 而這個老秀才自己杜撰的紅榜,他自己才僅僅排第十三名啊。 但是因為這件事情,這個老秀才直接被剝奪了所有功名,徹底徹底瘋了。 所以從那之后,在放榜之前,貢院門口一定會有官兵把守。 也正是因為有這么一段荒誕悲傷的往事,所以敖亭才會問,這是不是有人開玩笑的假紅榜? “真的,是真紅榜,是副主考閔晉元大人親自來張貼的。”那個奴仆道:“敖玉奪得第一名解元,蘇芒奪得第二名亞元。” 頓時全場所有人,臉色徹底蒼白無色,真的仿佛被雷電劈打了一百下,全身都沒有了直覺,都要抽抽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敖玉不是睡了三天嗎?中舉都不可能,怎么可能會中解元?” “這里面肯定有鬼,肯定有鬼的。” 而段鶯鶯頭皮都開始發麻了,因為這件事情影響最大的就是她和敖鳴了。 那個契約可是萬眾矚目,幾千上萬人作證的。 一旦敖玉中了鄉試前三名,敖鳴就失去了怒浪侯爵府所有繼承權,而她段鶯鶯就要嫁給敖玉為妻了。 難道真的要嫁給了那個豬頭嗎?不要啊,千萬不要啊。 …………………………………… 而江州城還有另外一個焦點,那就是月旦評組織。 因為當時云中鶴也公開和月旦評簽下了契約,如果他中了鄉試前三,那么月旦評組織就是有眼無珠,就要徹底解散的。 但這可不僅僅是解散那么簡單了,是徹底的身敗名裂啊。 月旦評十三名士雖然沒有做官,但是也權勢驚人,靠是什么?就是名聲,還有手中的輿論權。 甚至很多朝中的大佬,都要主動上門和他們交易的。 所以他們自己雖然不是官員,但是卻有很多門生做官,隱隱也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派系了。 不僅江州有月旦評,京城也有,整個帝國的幾個文化大城都有。 月旦評這個組織勢力,遍布帝國,掌控輿論。 這個組織看上去像什么?明末的復社。 復社當時的全力也很巨大,甚至能夠影響朝局,干涉內閣大員的去留。 當然了,明末的復社是東林黨滅亡之后的還魂組織。而眼下南周帝國的文官集團非但沒有滅亡,反而如日中天。 第(2/3)頁